Sabzian|导演王兵:中国独立电影现状

CDT编辑注:本文为纪录片导演王兵2022年受比利时独立电影媒体Sabzian邀请在布鲁塞尔发表的“电影业现状”(State of Cinema)演讲稿。去年王兵的作品《青春》入围戛纳电影节后,他本人及其作品的豆瓣页面被下架。截至豆瓣下架前,王兵多部纪录片取得高分成绩,其中记录东北下岗工人的代表作《铁西区》第一部评分为8.6分。王兵2013年曾撰文批评宣传片式的电影,文章被微信公众号“导筒directube”转载后被删除。CDT将文章收录于404文库

CDT 档案卡
标题:中国独立电影现状作者:导演王兵发表日期:2022.12.21来源:Sabzian主题归类:电影审查CDS收藏:人物馆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中国电影在30年前出现了独立电影,慢慢的独立电影变成中国年轻导演电影创作的主要途径,大量独立电影作品也改变了中国电影整体的创作生态,使中国原先单一国家体制内电影制作限制有所改变,这些好的发展也曾经给很多电影人非常大的信心,对未来中国电影报着很大希望。但是,这几年中国政治的变化和疫情的影响,使中国独立电影基本上创作和拍摄全面终止,只有很少的导演还在坚持独立电影创作。

影响中国独立电影的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政治,中国对意识形态的管控非常严格,没有得到政府电影管理部门的审查通过的电影,在认何地方拍摄都将被示为违法行为,在拍摄时会遇到当地行政管理人员的阻止。而拍摄完成的独立电影在中国不能放映和传播,后续对导演和影片工作人员有可能通过法律手段和政府行政手断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政府意识形态对作者创作进行强行干预,使作者不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所有电影故事题材和影片中人物情节故事都要符合意识形态要求,最后获得审查通过的影片完全不是创作人员想拍摄的电影。很多中国导演非常想拍摄独立电影,考虑到政治的压力而放弃拍摄独立电影。政府利用宣传国内电影市场票房利益为吸引力,以及法律和行政处罚政策恐吓等方式,阻止拍摄独立电影制作。在2000年以后国内民间相继出现独立电影节,这对独立电影在中国传播和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先后有云之南电影节,南京独立影像展,北京独立影像展等,独立电影节持续10多年后,政府以不同的方式将中国民间成立的所有独立电影节关闭。

第二投资,电影拍摄到制作完成都需要资金投入,政府电影管理部门制定了对投资独立电影的公司和个人进行处罚政策。从2004年以后独立电影在中国很难找到投资,中国体制内电影票房收入宣传的非常高,投入很少资金的独立电影项目的资金也都转向国内体制内电影,以前很多拍摄独立电影导演开始进入体制内拍摄影片。当时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好,民间资本比较活跃,有些比较喜欢独立电影的个人也会投入较低的资金,独立电影在资金缺少的情况下还是可以拍摄完成。随着对电影政策资金管理越来越严格,独立电影作品在中国无法在电影院放映,没有任何票房收入,投入制作资金无法回收,这也使独立电影投资越来越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中国导演选择拍摄独立电影,而由于没有资金和国内电影市场支持,现在拍摄独立电影导演也越来越少,中国独立电影已经快要终结了。

第三电影美学,最早电影出现在中国人们把电影看成是一种玩意,以后慢慢发展成为娱乐和政治传宣传片。电影做为艺术在中国普通电影观众心里是缺席的,政治使用电影作为传宣工具,以达到教育人民的目的。观众几十年如一日反复观看这种政治宣传片,他们对电影己经行成一个固定解读方式,中国体制内电影工作者的电影美学,就建立在中国体制内电影历史的基础上。独立电影最初出现时强调电影的真实性,强调作者个体的独立意识,独立电影美学与体制内的电影美学自然的就发生冲突。当时中国主流社会接受独立电影美学也是存在着很多困难。经过30多年独立电影的延续和发展,创作出数目惊人并且很多是非常优秀的电影作品,现在这些作品在电影美学上也得到了中国社会普遍认可。不同程度影响和改变了体制内电影的美学,然而,今天这一切在政治意识形态面前独立电影仍然都被定性为违法行为。中国体制内电影行业为了填充中国国内的电影市场,用巨大的资金在制造一部又一部电影垃圾,这使电影在普通中国观众心里毫无尊严感。

以上三点是我对中国独立电影现状的基本看法。

我个人拍摄的大部分电影作品都是纪录片,为什么拍摄纪录片呢,主要原因是纪录片拍摄经济成本低,在制作资金很少的条件下能完成电影的制作。工作人员相对故事电影数量比较少,不需要演员和固定拍摄场地的需求,拍摄自由度更大,有利于在意识形态管理严格的社会环境里拍摄。纪录片直接拍摄生活中的普通人,这种直接的纪录也是我个人喜欢的电影,电影中所有人物的故事都是开放的,电影就在人物的生活中展开,人物的一切都变成未知,摄影机能和影片中的人物一起同在真实的生活里,电影的故事发展没有人为控制的边界。

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