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Kim A. Wilcox 校长,
我们是中国流亡美国的作家,也曾是林培瑞教授在普林斯顿中国学社(Princeton China Initiative)的同事。几天前看到他被校方以”种族主义”-“歧视”论处,十分震惊。我们认为林培瑞所遭受的待遇违背了”多元、平等、包容”的精神。我们想对您表达下列我们的感受和认知。
首先,根据我们三十多年与他的交往和了解,他决不是种族的歧视者,相反,他是一位人类权利和少数族裔权利的捍卫者。一九八九年,当他在中共的红色恐怖中挺身而出,为中国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争取权益的时候,就证明了这一点。他为此付出了后半生的代价——作为汉学家,他不再能够进入汉地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和教学。
其次,我们认为,林培瑞惹祸上身的那句话——”[候选人X] 活泼且有魅力——是的,他是黑人,这很好——但我认为他的成熟度和经验没有达到我们顶尖候选人的水平。”——体现了在专业所必须的水平上,不论什么肤色和种族一视同仁、不能偏向的想法,是”多元、平等、包容”的真精神。而为了某个族群的平等,无视或剥夺其他族裔的平等,这不是人人平等的平权affirmative ,这是特权privileges。这种特权在我们所熟悉的中共国社会无处不在,在那里,情形正如奥威尔在《动物庄园》中的描述:”所有动物都平等,但是一些动物比另一些动物更平等”,不同的是,那些”更平等”的人是以其官职而不是肤色获得特权的。这种所谓平等,形成的是社会不平等、不包容、不多元的现实。
第三,直到林培瑞被免去”教职招聘委员会” faculty search committee委员的职务,他都没有被告知他究竟说了或写了什么”令人不悦”(upset people)的话。作为被处罚的当事人,他被剥夺了知情权。这个细节让我们回忆起另一个雷同的细节:当年中共拒绝林培瑞教授入境中国的时候,中国当局就一直不告诉林培瑞拒绝的理由,最后他们给林培瑞的回答是:”你自己知道。”
第四,校方整肃林培瑞教授的依据是他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却不是他对校方说的,而出自他给一位同事的信函。林培瑞自己事先不知道自己信函内容成了自己的罪状,显然是有人瞒着林培瑞把他的话语报告了校方。这种”背后打小报告”的行为,在中国史无前例的、臭名昭著的”文化大革命”中非常普遍,大凡为了要整倒别人又不暴露自己,都会向有关上级部门告密。现如今,这种现象,受到官方鼓励,出现在中国课堂上,一些学生针对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不合中共规定的内容,告密老师。一些教授因此受到处罚:勒令停课,或开除教职。中国毕竟是没有学术自由的专制社会,而在中国民间,这种背后打小报告的行为普遍被人唾弃。我们很难想象在自由之地美国,在高等教育的教职员工中,竟会出现这种现象。
第五,在林培瑞教授被免去”教职招聘委员会”faculty search committee委员一职,并被院长达里尔·威廉姆斯Daryle Williams向”校内学术参议会”指控之后,校方负责纪律的副教务长菲尔•布里斯克(Phil Brisk)建议他与校方商议解决方案,可能办法之一是削减他一年工资的10%,否则他的案件将提交”指控委员会” Charges Committee调查。如果调查结果”有合理依据”,他的案件将进一步提交”特权与任期委员会” faculty Privilege and Tenure Committee,以便做 “纪律听证会”。林培瑞拒绝与校方协商,决定听候案件提交”指控委员会”,他还针对威廉姆斯的指控提出反诉,因为他在未说明指控的情况下就对他进行了处罚,剥夺了他的正当程序权利。然而,当”指控委员会”调查之后一致决定,林培瑞的行为不需要进一步向上提交并进行听证时,副教务长布里斯克先生竟然无视”指控委员会”的调查结论,破例将对林培瑞的指控上交了”特权与任期委员会”,同时他撤销了林培瑞对威廉姆斯的反诉。如此的违反既定程序,而且剥夺受罚人的申诉权,令人错愕。但这种违规在林培瑞的事件中并不是仅有的一次。当为期四天的类似审判的听证会(”他们准备了审判的所有程序——检察官、案情摘要、宣誓、证人、交叉质询等等。检察官是加州大学的一名律师,他将我的行为称为’恶劣行为’,并说我是’解雇’的候选人。陪审团由来自不同部门的三位教授组成。” ——林培瑞回忆,埃文·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