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题:也谈“⽇本⼈为何不仇恨美国⼈?”
作者:赵晓
读到一篇文章,其中谈到“日本人为何不仇恨美国人?”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实施了毁灭性打击,尤其是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伤痛。然而,战后日本人对美国的仇恨情绪却并不明显,反而与美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讲述原子弹之父故事的电影《奥本海默》在日本大获成功,这一现象更加耐人寻味。奥本海默代表着那场屠城之痛的始作俑者,日本人为何还能平静地接受这部影片?是他们淡漠无情、无视历史吗?
答案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图略】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字无条件投降
一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视角
1. 美国的战后援助:美国占领日本后,没有“蹂躏”这个国家,反而提供了大量食品和物资,帮助饥饿中的日本民众渡过难关,改变了年轻一代对美国的看法。
2. 天皇地位的保留:美国保留了天皇制度,稳定了社会结构,赢得了日本民众的感激。
3. 经济复苏的契机:朝鲜战争期间,日本成为美军的物资供应地,制造业迅速崛起,奠定了现代经济的基础。
4. 美日安保协定:美国提供军事保护,日本不必耗费巨资发展军备,集中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成为亚洲最富裕的国家。
5. 务实心态:日本人相信沉溺于仇恨无济于事,务实地向前看,才能走向繁荣的未来。
1. 战后重建与扶持:美国占领当局通过政治与经济改革,帮助日本从废墟中复兴,奠定了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础。
2. 文化软实力渗透:美国文化,如音乐、时尚、影视,深受日本年轻一代欢迎,拉近了两国人民的情感距离。
3. 战略军事合作:美日安全同盟建立了稳定的安全框架,让日本专注于经济发展。
4. 教育与历史叙述:美国主导的教育改革强调民主与和平主义,培养了一代新日本人,淡化了反美情绪。
5. 经济优先的务实态度:战后日本社会将现代化与经济复兴置于首位,现实利益战胜了历史恩怨。这些主流的解释虽然有道理,但大多停留在“利益”观察的表层。而我想指出
的是,要真正理解这一现象,还需从更深的文化与经济学角度出发。
二
日本文化中的武士精神深刻影响着他们面对失败的态度。武士精神崇尚强者,愿意从心底去佩服、尊重强者,同时推崇“败而不怨”,失败并非耻辱,而是变强的契机。战后,日本精英阶层正是这样:他们心悦诚服地承认美国所代表的新教文明更为先进,正视自己的失败,选择做一个“最好的失败者”,主动配合占领当局,积极推动国家重建。
这种务实而理性的文化态度,既使日本迅速放下历史包袱,也让美国迅速放下敌意,因此双方得以通力合作,在废墟中重建日本的繁荣。这与阿富汗的抵抗文化,或中国历史中“阿 Q 精神”,可谓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个民族自我的选择,最终将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和未来,而民族的选择并非“唯物”的,而是文化乃至信仰层面的。
【图略】日本武士精神
日本的民族性之外,美国的征服的性质也很重要。从 2024 年诺贝尔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而论,美国对日征服并非传统的“掠夺型统治”,而是一种建设性的“文明征服”或者说“包容性统治”,带有深远的制度性重塑。
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改革,帮助日本迈入现代文明:
1. 宣布天皇不是神:1946年1月1日,在占领当局的要求下,天皇裕仁发表“人间宣言”,明确表示自己是“人”,而非“神明的化身”。这一举措打破了日本社会长期以来的神格崇拜,瓦解了军国主义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促使日本思想现代化的开始。
2. 《和平宪法》实施:1947年5月3日,日本新宪法正式生效,确立民主原则,放弃战争,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第 9 条明文规定日本永远放弃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日本社会的长期和平奠定了制度基础。
【图略】日本“昭和女神”原节子成为麦克阿瑟的战时伴侣
3. 解散军国主义机构:旧日本军队被解散,军国主义思想遭到彻底清理,战争责任被追究。国家机器的军事化被废除,为日本向民主国家转型扫清障碍。
4. 言论自由与媒体开放:战前日本的媒体被严密控制,言论被用作军国主义宣传工具。战后,美国占领当局赋予媒体言论自由,解除新闻审查,鼓励独立新闻机构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舆论环境,普通民众首次拥有了公开表达意见的权利。这一举措培育了现代日本的新闻自由体系和公民社会意识。
5. 妇女解放:日本女性在战后改革中首次获得了投票权与平等权利,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性别歧视,开始在政治和社会中发挥作用。妇女的地位提升,标志着日本社会迈向性别平等的重要一步。
6. 教育改革:战前的教育系统以国家主义和军国思想为核心,战后引入了民主与和平主义教育,强调个体权利与责任,取代了对国家的绝对服从。新一代日本公民在这一体系下成长,具备了民主意识和现代社会价值观。
7. 经济与土地改革:实施土地分配,打破地主对农村的垄断,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缩小了贫富差距,激发了农业生产力。同时,通过经济扶持与市场开放,日本逐步实现工业化与社会公平,走上了现代经济复兴之路。
这些改革从思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多个方面重塑了日本。言论自由和媒体开放,与《和平宪法》确立的公民权利相辅相成,为日本社会注入了民主与透明的活力。同时,这些变革也彻底改造了日本的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将其引入民主、自由、和平的现代文明体系。
三
经济学视角下的“文明征服”
“日本人不仇恨美国”并非孤例。历史上,我们同样看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印度、新加坡以及香港的人民也不仇恨“大英帝国”。因此,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不仅要能回答“日本人为何不仇恨美国人?”,还需要能够解释“这些地区的人们为何也不仇恨征服者?”
要回答这个更具普遍性和一般性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引入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分析。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掠夺型统治”以榨取资源为目标,带来压迫与破坏,容易激发仇恨。而“包容型统治”为标志的“文明征服”通过制度重塑与经济扶持,提高社会产出与福利,降低治理成本,实现长远稳定。
• 日本战后重建:美国的制度性改革帮助日本经济迅速复苏,人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并且得享自由与民主,自然更愿意接受这种“文明征服”。
帕累托改进指一方受益而他方不变或受益。在“文明征服”中,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形成双赢:
• 征服者:通过稳定治理,获取经济资源与战略优势。
• 被征服者:通过重建获得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与制度完善。
以日本为例,美国消除了军国主义威胁,而日本在经济复苏中享受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两者还从结盟中彼此受益。
战后日本的选择是基于理性的机会成本分析:
• 继续对抗的代价: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国际孤立。
• 合作的收益:经济复苏、国际融入、社会进步。
接受美国主导的制度改革,使日本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崛起,成为经济强国,并顺利融入国际文明社会。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指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根本驱动力。有效的制度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激励创新,促进长期繁荣。
• 英国对香港、新加坡:引入法治与市场经济,创造经济奇迹。
• 美国对日本:通过民主与市场经济制度,推动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结语:
利益最大化下的
“日本人为何不仇恨美国人?”根本原因在于:“文明征服”透过“包容性统治”,实现了当地人民长期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制度重塑与经济扶持,美国带来了稳定与繁荣,让日本社会从中受益,最终选择放下仇恨,合作共赢。
这不仅是日本的选择,也是历史上被“文明征服”地区的普遍现象。
反之,即使是本民族的统治,如果走向“掠夺性统治”,人民也往往也会仇恨它,并选择通过“起义”或反抗的方式推翻它。日本的战后重建,是“文明征服”的最佳案例。与其沉溺于仇恨,不如理性地拥抱现代化、开放与进步,追求一个更加繁荣的未来。外族的“文明征服”尚且可以被接受并带来长治久安,这更说明:本民族的统治若能实现“文明型的包容性统治”,必将带来国泰民安、长久的稳定与繁荣!
附:
二战后,为什么日本人不仇恨美国人呢?日本网友的回答让人觉得奇怪
都说要是被谁给打了,仇恨肯定是难以消除的,如果是深仇大恨,那更是难以忘记,然而日本在二战结尾的时候,遭到了美国人两颗原子弹洗礼的他们,似乎对于美国人并没有什么仇恨之情,在战后也并没有出现抵制美国的情况。
在二战开始的时候,美国其实并没有参战,当时的美国靠着战争,不断提供物资和军需给世界上各个需要的国家,这其中也包括日本。可是在二战快要结束的时候,日本本来已经没有物资,又遭到了美国的物资制裁,日本做了轰炸珍珠港的事,将美国也卷入其中。
而后,美国为了快速结束战斗,连续投放了两颗原子弹,炸死了十几万的日本平民,不仅如此,在战后。美国的将军麦克阿瑟在和日本天皇的照片中,也狠狠地羞辱了裕仁天皇一次,当时日本整个社会变得颓废不已。
可以说美国不仅狠狠地打了日本一顿,还在胜利之后狠狠地羞辱了日本一次,但是日本似乎对美国并不反感,甚至开始亲近美国,这又是为什么呢?
于是,就有人猜测这个原因,有人认为日本整个民族都是一个崇尚强者的民族,他们对于打败他们的人不会产生仇恨之情而是敬佩尊敬之情。虽然美国对日本的伤害也可以说是很大的,但是美国实在是太强大,日本人就用敬佩之情代替了仇恨之情。
这个说法听起来有道理,但是到底真实情况如何,可能也不是那么好了解清楚。而关于日本人在二战之后为什么不仇恨美国人的问题,不仅是我们很好奇,连日本人自己都很关心,于是,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引来了很多日本网友的回复。
看来日本网友认为仇恨应该放下,但是,这样的回复是不是太奇怪了呢?仇恨怎么可能说放下就放下,要知道日本在甲午战败后,得了两亿两白银后,虽然辽东半岛被清朝给索要回去了,但有多得了三千万两白银,却还是认为自己受到了耻辱,还写下卧薪尝胆四个字,这真是让人奇怪。
不过最后一位日本网友的回复,给人一种更奇怪的感觉。
——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