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趴下 就成了奴才(附中央社:叶嘉莹天津过世)

余杰 
自由时报-自由共和国 20190408

中国官媒《光明日报》之「光明网」刊登了一则新闻: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不是一般性的学习,而是学习近平语录)自二○一九年元旦上线以来,引起全国线民高度关注。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特为该平台题诗一首,李殿仁、李文朝、何云春等依韵步和,现辑选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其他那些东施效颦之作,不忍卒读。叶嘉莹这位被中共当作「国宝」养起来的「大师」,所写的究竟是一篇怎样惊天动地的佳作呢?且看其《为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题诗》:

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

已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

如果不是明确标注作者是叶嘉莹,我还以为这是文革期间郭沫若所写的吹捧毛泽东、江青的打油诗。当人们纷纷叹息叶嘉莹「晚节不保」时,我却想起不久前读过的叶氏的名作《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叶氏赞扬说:「王国维先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学者。他之伟大,他之了不起,他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尊敬,是因为他所追求的东西跟我们当前一般所谓的『学者』所追求的东西有所不同。」她认为,王国维先生所追求的是真理。「陈寅恪先生说,我们真正的读书人读书治学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也就是说,读书是为了明理,是在追求真理。所以『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如果不能够自由地追求真理,那么生活就成为一种痛苦。这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认为的王国维为什么自杀的原因了。」

叶嘉莹进而批评说:「当前很多人之研究学问其实是出于一种功利的目的。像现在大学博士班里的有些学生,他们的目的是要得到一个博士学位,然后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工作、比较高的等级和比较高的待遇。所以,现在有很多人读书其实完全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这在中国内地的教育界、学术界,是很普遍的现象。」

或许,叶嘉莹自己也没有想到,她写这本书、说这番话之后没过多久,她本人就蜕变成早先所批判的对象。在没有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的习近平时代,「一名教授说了几句真话就沦为流浪汉,一名流浪汉说了几句正常话就成了偶像」,叶嘉莹的粉墨登场,即便不是「为稻粱谋」,也是为了满足文人不甘寂寞的虚荣心。在一个没有国学大师的时代,只要能被当作国学大师供奉起来,就可以不必「因真理,得自由」了。

这是一个多么丑陋的时代,一不小心,就看到叶嘉莹变成了凌友诗。年龄可以当凌友诗的奶奶的叶嘉莹,在旷世英主习近平面前,也可以演一出「少女情怀总是诗」的青春版《牡丹亭》了。

余英时只有一个,叶嘉莹却有无数个。卡夫卡说过,挺住,意味著一切;而我要补上下半句:趴下,就成了奴才。

附:

诗词家叶嘉莹天津过世 享嵩寿100岁

(中央社台北24日电)天津南开大学晚间发布讣告,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因病医治无效,今天下午在天津逝世,享嵩寿100岁。

叶嘉莹曾任教于台湾大学中文系,1969年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职位,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是此学会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她在两岸三地乃至国际汉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

叶嘉莹,别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后成为加拿大籍华人。她在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时师从诗词名家顾随。1948年随夫来台后,曾受匪谍案牵连去职入狱,历经生活的磨难后,投入毕生热情于诗词研究和教育事业。

综合央视新闻等媒体报导,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叶嘉莹请求回国教书,1979年开始往返中国及海外讲学。1991年应大陆南开大学之邀,成立「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晚年持续创作、传承教学,致力推广古典诗词。

叶嘉莹在中国古典诗词方面有深厚功底,又能吸取西方文学理论之长,出版有「迦陵谈诗」、「迦陵谈词」、「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等专书数十种。

她曾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终身成就奖,此奖由凤凰卫视发起,联合十余家华文媒体机构主办。

由陈传兴执导、描述叶嘉莹一生的传记纪录片「掬水月在手」2020年在中国上映。(编辑:张淑伶/陈铠妤)11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