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局最近公布教材建议以「打羽毛球」来解决性冲动的方法是,随即引起热议。
香港教育局最近上载的中三公民社经教材有指出解决性冲动的方法是「打羽毛球」,𣊬即引起热烈讨论,甚至有人以二次创作歌词的方式来讨论这件事。而会否当有男生约女生去打羽毛球时,因此被误会,以为男生想解决冲动?那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打羽毛球能否解决性冲动,有待专家来研究,但透过这件事,让笔者想起澳门的性教育。
笔者就读中学时,学校便开始讨论学生是否要接受性教育,而同时,香港电台亦播放电视节目《性本善》,当时学校也开始播放一些有关青春期的影片及学生观看。
笔者还记得这影片有男生看的部分,也有女生看的部分,到女生看时,男生需要背向电视机而坐,那时有男生拿起会反光的手表来⋯⋯这也证明了在青春期时,无论男生女生,也可能对异性产生兴趣,尤其是男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适当的性教育,便很可能会引起很多错误的性行为,甚至性罪行,而这些冲动是否用「打羽毛球」就可以解决呢?
据笔者所知,澳门目前没有性教育的分科,只包含在公民及道德教育的科目中。根据教青局发表于2009年的一份「澳门性教育课程」研究报告,介绍澳门及其他地区、国家的性教育内容,当中包括香港、台湾、美国、瑞典、芬兰等不同地区及国家。虽然报告的年代已久远,但也有参考价值。
报告指出,澳门初中阶段的性教育,大概是从生理及心理的方面了解青春期男女的身体特征、与朋友相处应有的态度、不同性取向如同性恋与异性恋、婚姻与家庭议题等。而在高中阶段,则更多涉猎生育子女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的准备,这些知识都是让学生对两性更了解。
但如果学生在未成年时,一不小心怀孕生子,应该怎样处理?是要把婴儿生下来,还是要堕胎?这种现实的问题,学校的性教育又有没有探讨?
未成年怀孕 前路迷茫
对于未成年的子女,父母最担心的是他们未成年便怀孕。笔者记得过去的工作中曾接触一名女学生,她未成年但已怀孕生子,正在医院休养。笔者与同事去探望她时,买了纸尿片及湿纸巾送礼,那时婴儿正有需要,想不到送的礼物立即派上用场。
后来有专人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解释关于未成年生子的法律责任。当时我心想:年轻的时期原应是努力去发掘自己长处及充实自己,但却提早成为父母,要照顾婴儿,年纪尚轻,是否有耐性坚持养育子女成长?而如果一方或双方需要负上法律责任,又怎样去承担?如这对情侣有幸结婚,婚姻是否能长久呢?当然这也是未知之数。
要防止这些未成年怀孕的情况,除了有足够的性教育外,原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关键。一份有关性教育与性相关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单亲家庭或父母需要轮班工作的家庭,未成年子女发生性行为的机会较大,尤其是缺乏父亲的家庭,子女因为缺乏监管,故容易寻求爱情。当大家沉醉在爱情中不能自制时,便很容易「搞出人命」,这活生生的生命如果会被带到世上,然后被养育成人那就还算幸运,但是否每宗个案也那么幸运??无论如何,如果能够在足够的准备下,才把生命带到世界,让他们健康、幸福成长,会否更好?
最令人害怕的,就是性罪行。根据澳门社工局澳门儿童数据资料库的数据指出,对儿童性侵犯罪案,由2000年的6宗至到今年2023年的第36宗,可看到性犯罪有增无减。罪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向手无寸铁的儿童下手,使他们的心灵终生受伤。遏止性罪行可能与性教育并无一定的关系,但如果年轻人对性有正确的态度,也许可减少未成年受到性侵犯,面向一个健康的人生。
笔者认为学校的性教育需要更进取,因为这个世界的错误「性教育」已经十分泛滥,透过部分电视剧、电影、网络媒体,大量渲染在性方面的解放、不负责任的性行为、滥交、双性恋、甚至乱伦。如果连正确的性教育都觉得保守、太多禁忌的话,我们便很难把学生带回正轨。
事实上,家庭教育也相当重要,父母的婚姻要有榜样,让子女感到温暖幸福,在子女成长时感到的疑惑,尽量不忌讳去解答,最重要是让子女有正确的价值观,不要随波逐流,这样子女便更懂得分辨想要以及不想要的。
参考资料
教青局「澳门性教育课程」研究报告 (摘要)
https://www.caritas.org.mo/uploads/ueditor/file/20190729/1564380887419025.pdf 性行为与性相关调查报告
https://www.childrendb.ias.gov.mo/www/ratio/search?ratioId=f3339ee0b7bd41749ed716456d106e28 澳门社工局澳门儿童数据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