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蒋万安要把李洋、王齐麟就读的中学中山国中前的复兴北路361巷取别名「麟洋路」,同样引起许多争议。 图:翻摄自蒋万安脸书
我们知道,台湾有许多县市有中山路与中正路。台湾朋友就告诉过我,在许多县市,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中山路,其次就是中正路。果然是如此。记得为纪念蒋渭水,要把宜兰中山路的其中一段改名为「渭水路」,引发当地民众反对,因为去掉了中山路的名字,房价就会下跌。这些都是当年威权时代个人崇拜的产物。蒋万安自认是蒋家后人,却不敢承认蒋家的影响,还像就是英雄的后代那样,也怪不得引发许多人的批评。蒋万安指责民进党立委吴思瑶,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何止吴思瑶一人?不要把这事情扯到蓝绿对抗上。
不但如此,蒋万安当选台北市长,自然有蒋家后人的原因,然而他的政治历练绝对不够,市政依靠经验丰富的李四川;好些事情反应迟钝,例如虐儿案;对柯文哲原来施政的弊病也缺乏感觉,被揭出来后也估计「蓝白合」而缺乏鲜明的立场,似乎保持「中立」,除非涉及自己就要辩解。这也是台北市民比较普遍的感受。为此,他需要做些什么事情来提升他的好感度,麟洋配为他提供机会,除了举办庆祝活动,还「别出心裁」要改街名。他认为在奥运会气氛之下,不会有人出来反对。没有想到,不但有人反对,连当事人也表示没有这个意愿。简直就泼了蒋万安一头冷水。
其实命名也牵涉到许多问题,为已经去世的名人在公园或街道命名还好办。人还活著就命名,会不会折寿?何况人生有许多变化,未来如果不幸有不好的变化,那又该如何?如果拿到奥运金牌就要改路名,那未来台湾有多少路要改名或取别名?如果蒋万安敢说因为麟洋配赢了中国队而改路名,这种机会未来也不会多,那么我可能考虑同意。蒋万安敢这样说吗?然而从长远来说,即使如此改名也不合适。
我很欣赏林郁婷的态度。那就是对人家对她的攻击采取宽容的态度,因此没有影响她的比赛情绪。尤其面对攻击她的拳击对手亦然,在颁奖台上为波兰的对手整理衣领,后来攻击她的波兰选手与土耳其选手也抚慰她的激动情绪。因此林郁婷的胜利,不但是拳击,也是人际关系,更是加深了全球对台湾的好印象。即使川普对她也说三道四,这是十分敏感的问题,林郁婷也是抱著宽容的态度,就是有人想见缝插针也无奈。
麟洋与林郁婷的谦卑,这是赢得重大成绩以后真性情的流露,不是矫揉造作,不少台湾的运动员都是如此,所以每一次奥运都是台湾的外交出击。如果台湾年轻人都能如此,未来的台湾,不可想像。
蒋万安出道还不太久,形象还比较清新,希望他维持独立人格,不要太快与老派的国民党埋队,例如老靠向一套旧作风的谢国梁而影响自己的形象。如果能够摆脱蓝绿的桎梏,走出自己独立的道路,未来才有真正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