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作家读孟若:容忍继父性侵女儿事件后,我们如何阅读一位文学“大师”?

「“没有什么自我美化,可也谈不上忏悔,就是一种直白的‘我不行,做不到,离不开’的软弱。”」

特约撰稿人 黄静美智子

2009年6月25日,诺贝尔文学得主加拿大小说家艾莉丝・孟若(Alice Munro)出席布克国际奖的记者会。摄:Julien Behal – PA Images/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自从上个月,作家孟若(Alice Munro,又译门罗)的幼女安洁雅・斯金纳(Andrea Skinner)于媒体自白于1976年被继父性侵,而母亲作家在1992年知情后仍选择保持沉默,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小说家在世界各地的书迷们,便陷入震惊、失望、愤怒,抑或混杂被背叛的情绪。

但事件后继影响显然不止区区一月。“我希望我的故事,成为人们讲述我母亲的故事的一部分。(I also wanted this story, my story, to become part of the stories people tell about my mother)”斯金纳如此说,如今世人都记住了这个句子。

作家孟若常被称为女性主义作家,尽管她曾表示其写作并非按女性主义的标签组合,这宗家庭悲剧使这位深受爱戴的小说家大受抨击,也被形容为“失败母亲”。新闻初起之声浪或暂告平静,但此事件之后,人们该如何继待、讨论这位被奉为当代经典的作家,及那些被认为是深刻动人的作品,却成为一道难题。

学生们在大学课堂上会继续研读、还是杯葛她的篇章?书店里与之相关的书籍可会掀起一轮下架?取消文化会在此得到长足的讨论?以及如何看待公共领域反响中“文学”乃至作家的角色?我们梳理事件发生后舆论表现,立场、批判、行动皆有之,但最棘手的,或许是此后的人们,要如何再度面对、解读这些原本被认为闪耀著文学之光的文本,我们采访了六位包括作家、译者、创作人在内的华语文字工作者,聊聊事件之后她们眼中的孟若作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