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夹缝中,他们一边被贬为“俄匪”,一边被捧为“英雄”、“自由人”。他们究竟是谁,为何被囚?」
特约撰稿人 吴思薇、陈如婷 发自台北
【编者按】回溯历史伤痕的时候,我们常会惊讶发现,即使战争的对象更换,政权一代代更迭,但相似的场景总是一再重演。揭开半个多世纪前从未被人聆听过的故事,看到我们生活的土地上深埋的伤疤,会不会让今日的我们,获得理解和面对这个世界的线索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大国夹缝之间。美苏冷战的年代,海峡两岸对峙更甚今日,蒋介石为获得更多政治筹码,扣留苏俄与波兰等共产国家的船只,软禁其船员。这些船员被亲美阵营定义为“俄匪”,但回到苏俄又被奉为抗美英雄,甚至树立雕像纪念;留在台湾的,则声称自己向往自由,甚至连共产国家的国籍都抛弃。斯人已逝,我们无从印证谁的信仰是真心,谁的选择是被迫。然而,我们可以做的是,从情报机关的档案中抽丝剥茧,将“匪”与“囚徒”还原为“人”。
生而为人,我们可以定义“我是谁”吗?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否给了每个人充分的自由,去决定自己以什么身份在何时何地而活,甚至,死后以什么名字被铭记?我们是否相信人人都应有这种自由?这些问题,适用于冷战年代,也适用于此刻和未来。
《苏俄船员藏身台银招待所 深居简出唯一消遣看电视 大庭巨宅几分神秘・六水手共谱思乡曲》——这是《自立早报》1988年3月10日刊出的一篇报导。
其中提到的“台银招待所”,位于宜兰礁溪温泉胜地,但居住其中的却是6个神秘的苏俄人,还有中华民国军情局与国安局的官兵。
6人被中华民国政府扣留已达34年之久,另有1人甚至在入住前已自杀,此事却在当年才第一次为外界所知。媒体蜂拥而至,但营区门禁森严,记者只能从外围观察。
他们究竟是谁,从何而来?为何被囚?这个疑团,直到今年3月,才有了更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