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童养成喝鲜乳的习惯后,以后也会持续采购,为产业带来正向循环。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大家对于日剧中的日本学童营养午餐印象十分深刻,除了丰富的菜色外,还会配上一瓶鲜乳。农业部规划的学童营养乳计划中,也有意仿效日本的做法,近期却传出要以保久乳取代鲜奶,本文期期以为不可。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针对国际牛奶消费量进行分类,每年每人消费150公斤以上为最高消费层;150-30公斤为第二消费层;最低消费层为30公斤以下。查询农业部《粮食供需年报》资料,我国每人每年鲜奶的供给量2002年只有16.34公斤,十年来纵然一路提高,但至2022年也只有22.21公斤,平均每日消费量不到61公克,即使加上奶粉等乳品,也仅有29.82公斤。属于FAO最低消费层的国家,同级的国家有伊朗、塞内加尔、越南、中非与东南亚等消费力较低的国家。
日本台湾交流协会介绍日本营养午餐(学校给食)与台湾的差别的文章,第一点就是日本的中小学的学校午餐必附牛奶,在战后物资取得困难的年代时,学校午餐则会偶尔以脱脂奶粉替代牛奶,不过现在几乎都是提供鲜奶。
日本在学校午餐提供的「每日一牛奶」政策,让讨厌喝牛奶的发育中孩童也得以获得稳定钙质补给。其效果相当显著,1950年和1994年相比,日本17岁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大幅增加,男生从161.8公分生长到了170.9公分;女生则从152.7公分生长到158.1公分。至于有些人不敢喝鲜奶,就会例外提供「牛奶调味乳」,但并非所有的地方都会提供调味乳。
本文以为,保久乳并不适合取代鲜乳,纵然根据国民健康署的说明,保久乳系指以生乳或鲜乳经高压灭菌或高温灭菌,鲜乳跟保久乳的营养成分大部分是相同的,都是补充钙质与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但文中也提到,高温杀菌的保久乳会破坏少许对热敏感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显见二者在养分上仍有一定的差异,新鲜度更是天差地别,既然要强化学童健康,当然要选择鲜乳。
鲜乳也应选择最鲜的国产鲜乳,而非从外国长期海上运输的进口「伪鲜乳」,盖进口乳品为增加保存期限,也是采取高温灭菌,如同保久乳一般,部分养分已流失,不能供应为学童的健康补充品。
更重要的是,学童奶采用国产鲜奶,将大幅增加提高鲜奶需求,对健全我国酪农业发展有极为正面的效果,当学童养成喝鲜乳的习惯后,以后也会持续采购「真鲜乳」,为产业带来正向循环。反之,倘学童奶改用保久乳,外国乳品拥有价格优势,恐会全面由外国保久乳得标,对国内乳品产业毫无裨益。
此外,有人质疑鲜奶的冷链不足问题,台湾超商遍布各地,若是偏远学校不便提供,学童也可凭兑换券或是APP至超商领取,技术上并不难克服。最后,有部分学童患有「乳糖不耐症」不能喝牛奶,亦可学习日本经验,改以调味乳或豆浆等产品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