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通勤族骂翻!斥资3亿兴建新港社转向陆桥 塞成停车场

台南市议员陈碧玉(左)质询交通局长王铭德,指斥资3亿多元兴建的新港社大道转向工程高架陆桥,在上班时间塞成「停车场」。记者吴淑玲/翻摄

耗费3亿元兴建的新港社大道转向工程高架陆桥,原期待可纾解南科交通,但议员指出,今年2月通车后,上班尖峰时间车辆就塞成「停车场」,通勤族骂声连连;交通局说,塞车原因是高架仅有2车道、平面却有3车道,采用「号志轮放」方式疏导,致增加该路口停等时间,已争取300万元于该路口建置感应性号志系统,预计今年7月完成,可减少停等红灯次数,另着手评估在晨昏峰实施调拨车道措施协助分流,减少塞车。

南科台南园区从业人员超过9万人,上下班尖峰时间车流量惊人,尤其从永康、安南、东区进入南科的车潮,经常有回堵到国道的情形,南市府争取经费,斥资3.3亿进行新港社大道与南科联络道路口高架转向改善工程,以纾解车流压力,但民众说只是「很塞」跟「比较塞」的差别,尤其是汇流处红灯管制秒数太长,成塞车主因。

从东区通勤的陈姓工程师说,该路段位于南科南侧入口汇流处,无论是走国道8号、台1线或提前转南科联络道,最后都得经过这路口,车流量实在太大,虽然高架道提前分流汽机车,「下来还是会塞」,只能绕远点走其他替代道路。

南科园区超商员工刘小姐说,高架路与平面道路交会处红灯管制时间太长,从早上6点半到9点这段尖峰期,高架道是80秒,平面道路要等100秒,后面车子一直排队,最后还是塞住,而且两种灯号还要仔细看,感觉该路口发生擦撞车祸频率很高。

市议员陈碧玉指出,原本期待通车后可以纾解南科的交通,但通勤族都骂翻,以前是塞在平面道路,现在塞在高架桥上,斥资3亿多元的道路工程,发挥效益有限,要求交通局有改善方案。

交通局长王铭德说,新港社转向高架道路2月开通,往南科整体尖峰车流壅塞时间已缩短,回堵至北外环端情形也获得改善;目前瓶颈主要发生在新港社大道与社内产业道路口,主因是高架路段为2车道与平面3车道同时汇入红桥2车道将有车流交织情形,为确保行车安全故采取「号志轮放」方式疏导,致增加该路口停等时间。

交通局表示,已争取南科管理局300万经费于该路口建置感应性号志系统,预计今年7月完成,将可减少车流在该路口停等红灯次数;另规画明年初以调拨车道方式协助分流,以提高路段纾解率并改善该路口号志轮放停等问题,但届时还需交通警察及义交从旁协助纾导。

斥资3亿多元兴建的南科联络道新港社转向高架道路,今年2月开通后,纾解南科上班尖峰时间壅塞有限。记者庄曜聪/摄影斥资3亿多元兴建的南科联络道新港社转向高架道路,今年2月开通后,纾解南科上班尖峰时间壅塞有限。记者庄曜聪/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