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经院昨天公布台湾制造、服务、营建业三大营业气候测验点上月呈现「三升」,制造业更连五个月成长,但专家提醒仍须留意美中冲突及输入型通膨问题。(路透)
台经院昨天发布四月景气动向调查显示,三大营业气候测验点呈现「三升」,其中制造业已连五个月成长,创二十五个月新高,虽增幅与服务业一样呈持平,不过制造业厂商对未来半年景气看法开始好转。
数据显示,四月制造业营业气候测验点为九十八点六七点,月增○点三五点,连五升并创二十五个月新高;服务业营业气候测验点为九十五点七点,月增○点六五点。营建业则受惠国内经济好转,增添企业扩厂和商办建设意愿,加上新青安房贷政策、通膨预期心理带动购屋需求,四月营业气候测验点为一○七点三九点,月增四点二四点,终止连续二个月下滑态势。
台经院表示,根据院内对制造业厂商所做的二○二四年四月问卷结果,认为四月景气为「好」比率为百分之二十四点八,认为当月景气为「坏」的比率则为百分之十八。电子机械业与电力机械业均看好未来半年景气看法,然而钢铁基本工业、金属制品业与化学工业对未来半年景气看法则多偏向持平。
景气预测中心主任孙明德指出,根据截至五月二十日的统计,能源、金属、农产品等原物料多呈现上涨趋势,除个别原因外,也牵涉四月物流中断问题,以运河为例,圣婴现象造成苏伊士运河及巴拿马运河运量缩减,可能导致载运原物料的散装航运成本提升,若进口原物料普遍上涨,将带动全世界与台湾下一波通膨压力。
台经院指出近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加上美、欧、中之间对特定产业的贸易摩擦持续升温,增添全球通膨与经贸发展不确定性。
孙明德强调,先前将物价指数调到较高标准,主因为电价调涨的「内忧」与输入型通膨「外患」。目前电价调涨造成的冲击不如原先预期那么剧烈,因此内忧算是解除。不过,孙明德说,台湾尚需留意输入型通膨的「外患」,需观察后续公布的相关数据。
除制造业景气动向显示景气看法渐趋好转,备受瞩目的还包括房市。台经院产经资料库总监刘佩真表示,从材料、人力及土地成本来看,短期内房市的价格恐怕不会下跌。
刘佩真指出,缺工问题依然存在,科技业如台积电在国内不断扩厂,在公共工程和民间工程持续增加情况下,营造人力需求不断上升,外来引进的人力供给不及需求,再加上还有土地成本问题,短期内很难看到房价下跌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