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韩内科8万份手写病历成史料 见证近百年医疗史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以台南知名韩内科为主题,推出「照护的温度:府城韩内科病历的故事」特展,今举办开幕仪式。图/台史博提供

医师手写病历虽逐渐被电子病历取代,但透过病历进行历史研究也是目前国际间的风潮,台南知名韩内科诊所创办人韩石泉生前曾手写约8万多份病历资料,台湾历史博物馆、成大历史学系及韩内科诊所携手合作,进一步研究解读,今在台史博推出「照护的温度:府城韩内科病历的故事」特展,让民众一窥在地医疗活动、日常生活与医病互动。

台史博指出,韩内科诊所是台南人熟悉的诊所之一,由医师韩石泉创立,后由其三子韩良诚继续执业至今,同时更创建台南地区第1个内科加护病房,也持续留存看诊病历至今,约达数10万份,是目前早期开业医院中最具规模、也最完整的病历史料。

台南市副市长赵卿惠说,韩内科迄今已有96年历史,更见证二战末期医疗资源不足的困顿时期,像是医师如何帮病患做服务等,留下对于当时流行病学的治疗过程与处方,足见内科对于一座城市的深远影响,韩内科的存在也让大众了解近百年来医疗史的过程。

高龄90岁的韩良诚今与兄弟姊妹及家人出席开幕活动,他说,此次展览让父亲留存的病历有所贡献,而提供病患温暖的照护,是他们从医的初衷,韩内科陪伴了不少跨越6代的家庭,迄今病历至少超过40万份,每一张病历都是对患者的关心与照护所留下来的心血。

台史博表示,「照护的温度:府城韩内科病历的故事」特展分为4个单元,透过病历的整理,呈现早期地方开业医师的执业样态,以及不同时期流行疾病的演变、常用药物及患者群像;该特展除回应台南400议题外,更是从大众日常生活出发,在疫情之后邀民共同思考医疗的重要性,欢迎有兴趣的民众踊跃前往台史博展示教育大楼1楼观展。

「照护的温度:府城韩内科病历的故事」特展分为4个单元,透过病历的整理,呈现早期地方开业医师的执业样态。图/台史博提供「照护的温度:府城韩内科病历的故事」特展分为4个单元,透过病历的整理,呈现早期地方开业医师的执业样态。图/台史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