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署说明,自104年至113年国内发生3,450件山域事故,从山域事故统计数据分析,可归纳有「高山原野环境易有迷途、创伤及高山症意外」、「自身准备不足缺乏安全自负观念」及「轻忽雪季期间易发生滑落、失温状况」等原因,其中以「迷路」1,263件最多,约占事故总数的37%;建议登山民众下载离线地图,也可租用「卫星定位设备」并使用「登山留守平台」,以确保在手机讯号不稳山区,能与外界保持联系,提高获救机率。
另为提升登山安全,国家公园署从各方面持续精进,在硬体设施方面,截至113年底共完成18座山屋整建及新建9座山屋,山屋内放置携带式加压袋(Portable Altitude Chamber, PAC),供高山症登山民众紧急使用。各国家公园管理处也已与多家电信业者合作,目前已完成602面可通话地点标示,民众遇危急状况身处通讯位点时,手机可直接拨打紧急救难号码「112」求援;在软体服务部分透过官网、脸书等社群媒体,还有「台湾登山申请一站式服务网」等多重管道加强宣导;也持续针对不同族群开设实体讲座,加强民众负责任登山观念,保育大自然环境也保护自身平安。
推荐新闻:不只廖伟翔气爆开直播作秀!王鸿薇也被挖出「笑」看大直楼塌
国家公园署指出,为宣导保育与负责任登山观念,除与岳界名人合作撰写文稿、拍摄制作登山安全影片,也于不同媒体、官网等管道推播,并提供登山即时资讯、登山伦理及安全图文。以雪季期间为例,除在官网发布环境资讯,并对核准入园者主动寄送登山注意事项,提醒行前准备、风险评估、下载离线地图及应遵守法规。
此外,各国家公园管理处也针对不同登山族群举办「登山安全及环境伦理宣导」实体讲座,宣导登山前充分准备、登山中保护环境并尊重原住民族文化、突发状况应对等观念及方法,109年至113年共办理81场次,总参加人数1万5,226人次。
国家公园署提醒民众,在体验台湾山林之美前,务必确实做好体能评估,依0至6级步道分级标准,衡量自身能力,妥善安排登山计划、携带足够装备与具卫星定位功能通讯装置、落实留守人制度再出发,多方掌握资讯作好万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