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出修订《火器及弹药条例》,包括建议任何人除非以生意或业务方式并领有经营人牌照,否则不可制造火器或弹药,违例最高可判监20年。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立法会一个委员会表示,过去5年,检获完整火器案件有12宗,涉及31个火器,破获制造枪械案件有2宗,同样涉及气枪,并无真枪。至于贩运完整火器案件就有3宗,大部份涉及欧美入口本港。海关就堵截非法枪支及配件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以风险为本加强抽查。
邓炳强提到如果利用立体打印技术、即以3D打印制造真枪,根据《枪枝议定书》,有机会违反非法制造枪械。
修例亦建议制造火器时,需于火器上标识制造商名称、制造国家等,否则可监禁2年。邓炳强表示,修例的初心是让当局可追踪到正常制造的枪械,为何流入黑市市场。当局将于4月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