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滥用公屋奖」机制推出只有一周,单单首两天已接获至少200宗举报。网上有人分享举报经验,直言深入虎穴,成功举报「大快人心」。不过有街坊觉得会造成互相猜疑,影响邻里关系。有社工指,有部份老人家或无心之失,漏报居住人数减少,希望当局执行时有酌情权。
记者周五(24日)下午到黄大仙下邨停车场行了一转,单单一层中,宝马、BENZ和TESLA不在话下,更有不少跑车,包括福特野马及凌志IS等,这或多或少能反映出,公屋住户的经济状况。
港府为鼓励全民监察,打击滥用公屋,上周三(15日)推出「举报滥用公屋奖」机制,成功举报者可获三千元及感谢状,首两天已有约200宗举报,当中有大约一半可跟进。不过,房屋局局长何永贤也曾说,部分市民误把居屋、租置单位等不属机制管理范围的个案也举报。
记者访问了不少公屋住户,不少人担心会有很多误会出现。陈女士:「如果打麻雀又举报、有朋友来又举报,无中生有的也会有,会多了这些问题。」彭先生:「 譬如很简单,朋友来家吃饭,带支美酒上来,可能(邻舍)经过看到,如果他想错一边,我们就会添加麻烦。」
小红书网民「成功」笃灰
近日网络上开始有人分享举报经验,酝酿一股「笃灰」、「人人有责」风气。有小红书女网民日前以「支持打击滥用香港公屋-深入虎穴」为题,发布多张图片,指她入屋搜证观塘启田邨一间公屋单位,揭发户主已移居加拿大多年,列出「七宗罪」。其中指户主涉嫌违规再出租公屋给其兄长居住、又要求兄长8岁的女儿不要发出声音,以免被邻居发现有小孩等。其后,户主兄长亦获分派公屋单位,于是将启田邨单位再出租给朋友。
最终这位网民举报成功,公屋单位要交还房署,引来不少人留言「支持举报」、「此风不可长」;并分享身边邻居怀疑非常有钱或同样出租给他人。不过,有人忧虑机制被滥用,变成公报私仇。
公屋户黄女士说:「当然重要是邻里关系,你说要互相举报,我真的不赞成。变相互相笃私隐。大家不沟通不打招呼。」
前线社工何先生(化名)认为政策能打击滥用公屋情况,但忧虑会「杀错良民」。他举例,有些老人家原本与家人同住,后来家人迁出后没有上报更改人数,涉及漏报,但是否同样要马上把老人家踢走。何先生说:「虽然现在有上诉机制,但如何考虑该人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故意为之,坦白说这也很主观。有时老人家要租㓥房也不容易,是否可以有酌情处理呢,或者换细单位是否就能解决。我觉得应该有弹性。」
评论:煽动香港小规模文革
时事评论员桑普认为,鼓励举报如同是煽动民众斗民众,邻舍关系亦会变差:「要鼓励举报等于煽动香港小规模文革、公屋阶层的文革,而举报的人往往是隔离邻舍,和他会有些恩怨情仇的人,这是很可怕的事。」
两年前政府已实施新公屋申报机制,申诉专员公署于周三(22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提到2022年至今,房屋署已收回超过7000个被滥用和违反租约条款的公屋单位。公署建议,制定物业管理公司及保安的奖励计划,以提高打击滥用公屋的积极性。
房协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富户政策」扩展至旗下所有租赁屋邨,以解决滥用问题。港府也建议修订《房屋条例》,提高滥用公屋的最高刑事罚则至监禁1年及罚款50万。当局指,有信心今年完成立法。
编辑:李荣添 网编:陈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