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黎否认访美为游说制裁港官 无关心美议会过相关法案

2019年7月8日,时任美国副总统彭斯在白宫会见香港传媒大亨黎智英。

白宫提供

黎智英案周四(23日)续审,控方指黎智英于2019年访美并会见国会议员是为游说两院议员支持《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以制裁中港官员;黎否认,强调当时自己不关心法案,而请求制裁非由他发起,当时有很多人讨论。

官指已搁置修例质疑黎仍指称危机

控方今展示群组对话,涉及黎智英、美国前驻港总领事郭明瀚、李柱铭及Mark Simon,当中Mark Simon汇报黎于10月访美的拟定行程,包括会见《纽约时报》等媒体的编采部,又指将会大力游说参议院及众议院,并提及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时任共和党参议员鲁比奥等。黎庭上确认其助手Mark Simon当时安排与佩洛西及鲁比奥会面,惟否认控方指,是就《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作游说,仅为讲述香港状况,以争取议员支持香港。

法官李素兰就质疑黎的说法概括,多次追问他游说目标及实际要求;黎指是为香港发声,因香港处于逃犯条例修订引发的危机中,而法官李运腾就指,港府在2019年9月已搁置修例,质疑黎指称的危机是甚么;黎就解释,香港当时仍有示威争取《基本法》承诺的双普选。法官杜丽冰再追问黎游说甚么支持、是否与贸易有关,更称「过了10分钟,我们仍然不理解你所说的支持是甚么」。黎就重申,是发声支持香港自由;杜丽冰再追问「还有呢?」黎就答「普选」,法官再问「还有呢?」黎再答:「这已经够大了。」

保证从没就《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作游说

法官李素兰就对黎的助手Mark Simon特别强调国会两院表示关注,问及是否与某些立法过程相关;黎指当时没该类事情发生,而控方就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于2019年6月13日提案,同年11月27日生效。黎回应指,若法案已提出,即已交予国会讨论,根本没甚么可作游说,又保证从没就《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作游说。

黎之后阅读讯息纪录再确认,Mark Simon曾尝试安排黎与特朗普及彭斯会面,但最终未有成事,只会见了白宫资深成员。法官李素兰质疑若黎要获有关人士同意会见,必须带出重要议题;黎回应指议题不一定重要,对方只望了解香港情况。

重申自己不在乎法案不感兴趣

控方之后再展示讯息,显示Mark Simon提及黎于同年9月跟共和党参议员Rick Scott在港会面的安排,Mark Simon在讯息中解释对方为中国议题的「鹰派」,曾任两届佛罗里达州州长,在美国政坛有影响力。控方就问黎在会面中,有否谈论《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黎称已忘记详情,只记得有传达香港情况,又指他对该法案不感兴趣。

法官李素兰追问黎有否表明美国如何帮助香港,黎指不记得;法官李运腾就指黎曾查询法案名称,控方质疑反映黎冀知悉法案背景,黎同意,但重申自己不重视法案。李素兰就质疑黎将会见一名参议员,「你会只对他说『你可以帮忙吗?』,但不说明怎帮忙吗?」黎再重申不记得,但强调自己没提出特定请求。

控方就指,实情是黎在会面中就《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作游说,黎否认并反问:「法案已在进程中,我为何要谈论?」控方指因法案尚未通过,黎就强调他不会讨论进程中的事情。法官追问为何黎在讯息提起法案,黎解释是为准备会面。控方再指,实情是黎务求令法案通过故游说Rick Scott支持,黎再重申自己不在乎法案,否则不会不知法案名称。

黎同意美国方面当时望与他及李柱铭见面

讯息又显示,Mark Simon提及黎的访美行程拟定在10月21日开始,主要计划跟佩洛西等国会议员会面,行程会接受大量媒体访问,并指获建议若有泛民主派代表团参与,可令行程更有成效。Mark Simon又解释,「我们的年轻朋友」在纽约及华盛顿的行程成效不彰,美国媒体认为他们态度不认真,而Mark Simon就自己很尊重黄之锋,但认为黎及李柱铭等民主运动的「长辈」应访美,向美国保证运动目标明确,而非只为破坏港铁站辩解。

黎今在庭上指,Mark Simon应是指张昆阳、黄之锋的大专领袖访美团,而「长辈」则是指传统泛民,同意控方指美国方面当时非常期望与他及李柱铭见面。而Mark Simon其后于10月8日汇报法案表决进度,黎回复「Great!」。控方指黎知悉法案与制裁有关,黎就指自己不知法案详情,不记得是否知道与制裁有关。

指自己从没预期会见总统

法官李运腾提出质疑,指黎早前称望知道美国如何帮助香港,而法案正是美国采取的行动;黎解释自己从不认为该类法案有用,形容是「学术性」,没实质功用,即使通过也无人跟进。法官李素兰又质疑,黎怎能断定法案没功用;黎就指以往政客「说一套,做一套」,没人会跟进法案。李素兰续质疑,法案与香港有密切关系,指黎却称自己从不关心;法官杜丽冰亦指,黎未读过法案细节,质疑他如何断言没成效;黎就重申,不相信法案有效。

法官李素兰再问黎智英:「难道你不会推动令法案有成效吗?」黎回应指不认为自己有此能力;李素兰追问他计划见美国总统、国会议员,问他是否还能见到比这更高级的人;黎就以「你认为有逻辑的事,不代表我认为有逻辑」回应,法官再质疑黎:「所以你会为无关痛痒的事见总统?」黎指自己从没预期会见总统,并重申自己对法案没有兴趣。

法官及控方就指出,法案通过后有中港官员遭制裁,黎确认自己后来知悉,并在法官杜丽冰追问下,同意自己认为法案无效是错误。

黎确认《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支持法案通过

法官李运腾再追问黎,指他曾请求冻结中国贪污官员户口,法案正推行此事,认为意味其请求获聆听,质疑他为何会不在乎;黎就强调,请求制裁不是他发起,当时很多人讨论。同意法官李素兰指,他必然会关心有关制裁的事,确认他其后亦知道法案与制裁有关。

控方之后引述黎于2019年10月27日发表的专栏文章〈美国人想对我们说的话〉,文中回应「《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通过后是否真的可以制裁黑警、叶刘、何君尧?」这问题,黎当时答「今次我们有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见面,我们觉得法案最终在参议院获通过是相当乐观的⋯⋯叶刘、何君尧以至警察会否被个别制裁,他们没有提及细节⋯⋯相信他们就算不出现在法案里,美国也会以黑名单方式针对这帮人。」法官李运腾指,黎似有关注法案,知悉内容不包括制裁何君尧等人,黎在回应时就强调,撰文时已在美国会见参议员并得知内容,又指自己只是猜测何等人会被列入黑名单。法官李素兰再质疑,黎文中表达乐观,意味他认为法案有用;黎就强调,当时是对法案通过感乐观,而非其效力,最后确认他支持法案通过,但否认有游说制裁。

案件编号:HCCC51/2022

编辑/网编:毕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