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com】由香港红十字会举办的「香港人道年奖2024」于今年1月11日举行颁奖礼,选出七位香港人道年奖及两位香港人道新力量的得奖者,分别来自不同界别,以实际行动发挥人道力量。
七位香港人道年奖得主包括,投身志愿服务逾五十年、多次参与海外救援的资深急症室护士陈志强;香港首位视障心理治疗师及临床辅导心理学家黄明慧,她创立社企及义务团体,冀打破社会对视障人士的标签;免费为基层针灸20年的退休护士霍炽成;创办健康教育慈善团体关注儿童福祉的医生梁子杏;在冲突国家或地区有7年人道工作经验的护士及助产士李芷殷;关注乳癌防治发展的医生张淑仪;自2010年起到海外进行人道工作的护士麦宝晶。
两位香港人道新力量得主分别是致力增加基层学生学习音乐资源的大学讲师彭梽樃,以及关注罕见病的免疫及过敏病科医生李曦。
视障心理学家创社企 助同路人打破标签界限八岁的时候,黄明慧因为罕有的药物过敏导致失明,幸好成长中得到许多人无私的帮助,令她深信人道工作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她于 2015 年创立社企「点字曲奇」,将点字放在曲奇上,让大众更了解视障人士。
她忆述,过往曾有朋友很惊讶地对她说「你讲嘢咁精灵,一啲都唔似视障人士」,令她感到社会往往对视障及残障人士的能力存有固定印象,故成立「点字曲奇」,鼓励同路人「打破标签,突破界限」。透过「点字曲奇」,她促成团体之间的活动合作,联系不同群体,例如智障及唐氏综合症人士,推广共融。
资深护士致力海外救援 难忘流徙者丧命另一得奖者陈志强为资深急症室护士,自中学时期加入香港红十字会,投身志愿服务至今超过五十年。多年来参与大型活动急救支援、协助运送物资到内地灾区并监督分发,亦培训红十字青少年会员有关急救护理等技能。近年他多次参与海外救援工作,包括到尼泊尔、孟加拉、地中海及加沙地带,救助和治疗灾民及流徙人士。
多年来,他投入参与香港红十字会各类型的社会服务,例如青年义工服务,指导过无数红十字青少年会员。
参与海外救援工作一直是陈志强的志向,各地流徒人士于迁徙中所遇上的深刻困境让他特别难忘,「流徒人士因为各种理由而离乡别井,但过程充满意外和危险,有些人甚至中途丧命。」
退休护士无偿为基层病患针灸 每年赴泰义诊霍炽成退休前是一名护士,自2004年起,他开始每星期到基督教关怀无家者协会服务露宿者及基层人士,为他们提供针灸、推拿、拔罐等治疗。他的服务对象中,不少人因长期操劳而出现各种痛症,但因担心失去工作、自卑感和社会上的歧视,经常强忍至迫不得已时才会求医。他希望能在患者痛症尚浅时尽早处理,免得痛楚日后恶化。他定期前往天水围为单亲家庭人士针灸,也到院舍为中风院友治疗。
医生办健康教育慈善团体 培训儿童正面心态和行为早于就读医学院的时候,梁子杏已开始各项人道工作。多年海外人道工作的经验,让她了解到改善弱势社群对预防和准备应对危机的重要性,并先后参与不同国际组织的义务工作,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协助如防止病毒扩散、防灾工作及为气候变化下的人道需要等多个项目撰写报告。
面对虐儿个案上升、各种情绪问题和网络暴力,她一直思考如何长远地帮助和保护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2015年,她创办了健康教育慈善团体Be Priceless,为儿童、照顾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小种子课程」(SEED),培训正面心态和行为。
护士战乱国家助产 基地受袭仍坚持留守岗位李芷殷是一名护士及助产士。早在求学时期,她便立志成为无国界医生(MSF)救援人员,并一直向这个目标而努力,积极学习相关医学课程和外语,期望有机会出一分力。
自2017年起,她开始参与海外人道工作,前往阿富汗半年,于外科及深切治疗部照顾在冲突下受伤的平民。
众多经历之中,南苏丹的任务最令她印象深刻。当时于任务期间曾出现安全事故,团队中大部分人已撤离,其他组织亦结束了当地工作,但她和数名队员继续留守,维持医院基本运作,为当地提供唯一的紧急医疗服务。「那次感受到何谓不偏不倚、持中立态度助人。这样才会获得当地各方人士的信任和尊重,让我们维持医疗服务。」
医生创基金会 助乳癌患者积极迎挑战医生张淑仪认为行医不只医「病」,更重要是医「人」。于2005年,张淑仪联同志同道合的乳癌康复者及专业医护,创立了香港乳癌基金会(HKBCF),为乳癌患者提供多方面支援,例如透过乳健中心提供乳健检查服务,至今已进行超过十万次乳房筛查,让接近三千名病人提前发现癌症。作为医者,她痛心因乳癌产生的家庭不幸,也感受到逝者家属的巨大伤痛。因此,她强调乳癌检查的重要性;如果能够于早期发现并开始治疗,乳癌的治愈率能达九成以上。「为自己健康,为家庭著想,定期检查最重要。」
护士赤贫地区无私服务十年麦宝晶是一名深切治疗部护士,自2010年起到海外进行人道工作,包括河南、云南等贫困地区,为残障儿童进行骨科矫正及唇裂额术后护理。十年前,她前往非洲马达加斯加服务,有见当地赤贫严重,她决定将服务重心逐渐转向该地,主要为骨科及烧伤病人提供手术及护理。她期望未来到非洲更多未开发地区进行服务,改变更多生命。(另见稿)
基层儿童学音乐资源少 大学讲师创免费教琴机构香港人道新力量2024嘉许年轻人对人道工作的付出及贡献,被提名者为35岁或以下人士。今年有两名得奖者。
其中一名得奖人大学讲师彭梽樃,持续关注社区贫穷及儿童教育资源匮乏等议题。他有感基层儿童所获的教育资源往往跟同龄儿童相距甚远,于音乐学习方面尤为严重。2011年,彭梽樃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创办了义务机构「WeWah音乐家」,致力共享音乐资源,让基层儿童有更多机会实现音乐梦想。
WeWah音乐家组织义工导师,风雨不改地为基层学生提供免费的一对一钢琴指导,至今受惠的儿童数以千计。WeWah音乐家团队透过钢琴教学,以音乐滋养心灵,希望能陪伴学生成长,关心孩子的生活,给予聆听和支持。
医生揪港罕见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 成功争取药物获津贴另一名得奖者免疫及过敏病科医生李曦,对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在本港的诊治发展不遗余力。在本港未有相应药物时,他尝试联络各地药厂,寻找合适药物。由于药物昂贵,他与团队多年来收集病患数据,促成HAE药物的本地注册并成为政府津贴药物,令一般病患者能够承担费用。未来他将著眼研究HAE的预防,协助病人获得正常生活。(另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