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轩/台北大巨蛋周年记──仍待全民共同书写的「棒球圣地」

2024年11月13日,世界棒球12强B组分组赛事,台湾首场上演经典的台韩大战,吸引满场球迷涌入台北大巨蛋观战。(摄影/林彦廷)
大巨蛋第二年,连中职都只能「抢」到29场例行赛,远少于2024年的38场。在北市府与远雄这权力天平倾倒于一边的现实下,「大巨蛋是棒球场」反倒只能成为所有棒球迷努力的目标,而非预设的必然⋯⋯

自2023年12月2日王贞治先生为台北大巨蛋投出第一球而揭开序幕之后,一年以来,改变了台湾棒球乃至于娱乐产业的面貌,从亚洲棒球锦标赛、读卖巨人队来访、中华职棒球季赛、周思齐潘威伦在此引退、台捷友谊赛,到将棒球热推向颠峰的世界棒球12强赛事,这颗盼了超过30年的蛋,终于降临。

大巨蛋元年,其实只是暖机,第二年之后,连中职都只能「抢」到29场例行赛,甚至远比2024年的38场还少。尽管明星赛与季后赛仍将在此举行,张惠妹甚至谦称她是沾了棒球的光才在此场地开唱,但放眼可见的未来,「大巨蛋是棒球场」可能还是球迷所能提出最温和的抗议讯息了。

亚洲最老东京巨蛋,36年前热烈开幕后的多功能娱乐场馆设定

1988年落成的东京巨蛋,虽然已经是颗36年「老蛋」了,但是周边空间规画以及场馆使用率,一直是台湾远望的标竿,在2024年11月的12强超级循环赛与冠军赛结束后,12月的东京巨蛋就安排了18天的演唱会;相较之下,台北大巨蛋则有周杰伦与张惠妹共计9场。2025年1月与2月,东京巨蛋各安排了18场、14场的演唱会;3月分棒球季回归之后,则有包括众所瞩目的大联盟东京赛,日本球星大谷翔平山本由伸今永升太铃木诚也衣锦返乡的洛杉矶道奇与芝加哥小熊队的两场比赛、以及读卖巨人队新赛季主场开幕战在内的12场赛事。

回顾东京巨蛋营运初期,除了读卖巨人之外,2003年之前,还未迁至北海道的日本火腿队也以此为家。1988年3月18日首场棒球赛,就别具历史意义地以巨人阪神热身赛揭开东京巨蛋元年,并举办了巨人队传奇投手江川卓的引退仪式,在东京巨蛋开幕的一个月内,还举办了世界乐仪队大赛、泰森(Mike Tyson)塔布斯(Tony Tubbs)拳王争霸战、米克.杰格(Mick Jagger)美空云雀、日本摇滚乐团Hound Dog、BOØWY的演唱会,热闹非凡,也设下巨蛋作为多功能娱乐场馆的基调。东京巨蛋36年以来,除了棒球和演唱会之外,自由车、花式滑冰、格斗、美式足球、兰花展、甚至怪兽卡车赛(Monster Truck)等不一而足,在棒球与演唱会之外的多元性活动也占了20%,年均使用高达317天。

2025的台北大巨蛋,让人雾里看花的排程

比起来,初试啼声的台北大巨蛋,在场馆使用频率上真的还在暖身阶段,虽然已跨入2025年,但台北大巨蛋第二年端出的菜单,目前外界所知也都仅止于远雄所称的「档期爆满」,但至于多满?或是究竟安排了哪些活动?仍是雾里看花。目前仅有2月下旬世界棒球经典赛(WBC)资格赛、3月日本火腿斗士队来访以及5月世壮运为确认赛事,而面对远雄的强势,台北市体育局仅能呼吁,希望大巨蛋全年度运动赛事占50%以上,起码维持著运动场馆的象征名义。但是从两造对于VIP包厢权利的争议看来,远雄「挟巨蛋以令诸侯」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显,即便是名义上的指导单位台北市体育局,也是处于被动的位置。

由于规划初期就低估了运动产业的能量,甚至普遍认为大巨蛋「棒球场」是赔钱货,必须要以演唱会以及周边商场来弥补的心态,让北市府与远雄之间的谈判天平不断倒向远雄;毕竟,比起运动赛事分红有新台币735万元的抽成上限,在大巨蛋举行的非运动活动,远雄有无上限的分红,数以倍计的利润让远雄利之所趋地排挤棒球为主的运动赛事自然不意外。

大巨蛋第二年之后,连中职都只能「抢」到29场例行赛,「大巨蛋是棒球场」可能只是球迷所能提出最温和的抗议讯息。图为4天吸引15万歌迷的周杰伦演唱会。(摄影/林彦廷)
另一方面,台北大巨蛋不像东京巨蛋是读卖巨人的家,而像是「中职」以联盟之姿统筹协调6队去分租的状态。东京巨蛋公司(株式会社东京ドーム)虽然与读卖巨人队的母公司读卖新闻集团总社及日本电视台之间并无直接的资本关系,但该公司母企业三井集团在2021年之前,曾是读卖新闻子公司「读卖乐园公司」(株式会社よみうりランド)的大股东,两者关系依旧密切。至于远雄与中职之间,多少只是在商言商而已。

尤其读卖巨人的高人气,就算是棒球之外的活动,都难撼动东京巨蛋以棒球为主的行程安排。2024年赛季,巨人队主场共64场于东京巨蛋举行(另有8场在各「地方球场」),总共吸引266万2,868人进场,也就是场均4万1,607人、95.6%上座率的超高标准。这对2024年中职球季赛平均每场7,684人、甚至在大巨蛋赛事2万689人的数字来说,仍是难以企及的天文数字。就算是中信兄弟2024年不分主客场28场在大巨蛋的出赛,平均也「仅有」2万920人。相形之下,周杰伦4天吸引15万歌迷,更不用说从1,880元起跳到6,880元之间的票价、又无分红上限,相较之下,中信兄弟连2024年总冠军赛门票最高票价都仅订在2,680元,若要以这样的基准来跟远雄讨价还价,商业上确实是薄弱的,也仅能以「大巨蛋是棒球场」的诉求来「情勒」远雄,或是挟著12强世界冠军的棒球热,以换取更高的期望值。

当台湾民众还得以「大巨蛋是棒球场」为诉求「情勒」远雄,日本因读卖巨人的高人气,就算是棒球之外的活动,都难撼动东京巨蛋以棒球为主的行程安排。(摄影/林彦廷)

失衡的权力天平,全民一起与远雄拔河

台北大巨蛋并不属单一球队的场馆经营形式当然不是台湾所独有,可容纳9万人的英国伦敦温布利球场(Wembley Stadium)以及8万人的法国巴黎法兰西体育场(Stade de France),就并非专属任何一支英超球队的「家」,而是层级更高、具有国族意义的「圣地」。如同对巨蛋知之甚详的棒球人王云庆所呼吁,能在此空间中强化棒球元素,甚至能将棒球博物馆/名人堂设置于此,进而将大巨蛋园区打造成台湾棒球圣地,相信是所有棒球人的愿景。

然而,达到那应许之地之前,大巨蛋是否真正具备了「圣地」的意涵了?

依目前中华职棒与大巨蛋的关系来看,与日本职棒各队每年固定下乡几场地方球场的运作方向恰恰相反。日本职棒各队以下乡到「地方球场」,借此扩大球队的区域影响力与认同向心力,但大巨蛋反倒作为台湾各职棒队进京的「首都球场」。在台湾第二颗巨蛋孵出来之前,这台北大巨蛋元年的形式仍会持续下去。

这样的模式当然有正反两面的效果,正向来说,以大巨蛋作为旗舰级场地,6队将行销的火力在此极大化,也因此可以想像,在票房考量下,中信兄弟除了在此进行主场赛事之外,还是会是大巨蛋的「常客」;冠军赛,也可能维持著「必然进行」的前3、4战在此,之后再回到各队真正在地主场的形式;但如此一来,多少还是削弱了在地都市与球队的连结,而给人一种,「家有喜事,但我家实在不够称头,容我们上台北来五星级饭店借住一宿,礼金也可以多收一点」的势利感。确实,面子里子都顾到了,但那毕竟不是我们的家。

台北大巨蛋虽然实际才营运满1年,但兴建过程中的虚耗,让它物理条件上的内部空间规画、影音设备配置、甚至外观都是10年前的规格,比起国际上真正崭新的顶级大型场馆,其实仍有不小落差,虚掷的这些年,让这颗蛋必须要更快更新才行。然而,在北市府与远雄这权力天平倾倒于一边的现实下,「大巨蛋是棒球场」反倒只能成为所有棒球迷努力的目标,而非预设的必然。现实就是,台湾棒球乃至体坛必须激发出让远雄不得不为的能量,倘若新赛季在12强世界冠军余温下看似乐观,届时却是「百万人响应、千人进场」的尴尬场景,那么「大巨蛋是棒球场」就只会是永远虚弱的抗议口号。

【Long Game】专栏介绍

运动,是一种文明的演进,在规范与框架之下,将野性的竞争与冲突升华为力与美的技艺。

运动,也是一种经济的刺激,随著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资本巿场发展,串接庶民消费与高端精品。

运动,更是国族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交锋,在集体荣光共感底下,不断思辩竞技最核心的精神与意义。

运动的社会性,与社会的运动性,是一场永恒的「长盘制」(Long Game),人类的爱恨情仇,喧嚣欢愉,当代价值,将天荒地老战斗与论证下去。

Long Game,《报导者》的运动专栏,由研究专长为运动社会学、流行文化与媒体观察的国立体育大学体育研究所教授、美国职棒MLB球评陈子轩执笔。本专栏荣获第23届卓越新闻奖「新闻评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