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县市「治水表现」网路负面声量排行榜:网友批「赖清德治理好,黄伟哲又开始淹?」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治水表现与民生息息相关,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交通和日常生活的混乱,还可能威胁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根据网路声量分析,过去一年间,高雄市在治水议题上的负面声量以5905则位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台北市的5152则负声量和台南市的2752则。那么,接下来又是哪座城市呢……

今年7月底凯米台风连日在南部地区降下惊人豪雨,造成中南部严重淹水,更引起多位在野党立委质疑前瞻治水失效。

事实上,受到全球气候变迁的影响,台湾夏季酷热难耐,且时常伴随瞬间暴雨,这种气候状况已成为常态。当旺盛对流或台风来袭时,中南部地区就频繁出现淹水灾情,也会引发了社会对政府治水能力的热烈讨论。

为此,TPOC台湾议题研究中心透过QuickseeK快析舆情资料库,针对凯米台风侵台前一整年(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间,全台22个县市的治水施政进行网路声量分析,已追踪各县市的治水成效。

治水表现与民生息息相关,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交通和日常生活的混乱,还可能威胁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根据网路声量分析,过去一年间,高雄市在治水议题上的负面声量以5905则位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台北市的5152则负声量和台南市的2752则。

接下来,第四名是新北市1993则、第五名南投县1521则、第六名桃园市1255则、第七名嘉义县936则、第八名台中市917则、第九名新竹市723则,以及嘉义市的700则。总体而言,高雄市、台北市、台南市三市的负面声量遥遥领先。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高雄、台北、台南负声量位居前三名?进一步针对这三市的治水负面声量趋势进行分析发现,高雄在去年8月因清晨强降雨引发三民区、凤山区淹水,导致市民不满情绪爆发,进而灌爆市长陈其迈的脸书,PTT等社群平台也充斥著抱怨声音。

尤其,在8月17日,单日负面声量达到1.7千次的高峰,显示高雄市民对治水的不满情绪已积压许久,当高雄淹大水的情况发生时,负声量将会短时间内「暴冲」。

台北市的负面声量则在今年7月10日达到最高点515则,当日豪雨造成信义区淹水,激起在野党议员的批评和民众的热烈讨论。台南市则呈现多点开花的现象,包含安平、后壁等区在去年8月的淹水情况,都让台南的负声量创下声量高峰,可见「逢雨必淹」已成为该市的常态性问题,使外界对台南的治水能力充满质疑,每逢淹水就会掀起负面声量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网路数据发现,许多民怨也指向前台南市长、现任总统赖清德而来,像是今年7月中旬永康区与东区豪大雨造成淹水与道路坍塌的情形,让网友批评「赖清德不是治理好了,黄伟哲又开始淹?」、「以前赖清德当市长时,也是吹台南治水有成,结果来了一个台风后,淹大水」。

由此可见,若台南市长黄伟哲无法有效解决治水这一问题,势必会让赖清德的负声量持续累积,此等结果恐非黄伟哲所能承担。

今年凯米台风为台湾南部带来严重灾情,也再次将地区治水表现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前瞻预算成效更成为众矢之的。网路数据显示,高雄、台北、台南市治水能力长期受民众诟病,特别是两市现任首长即将在2026年卸任,若未能在任期内迅速改善治水问题,这些隐患极可能成为2026年选举中的致命「破口」,令执政党在「交棒」时陷入困境,不可不慎。

本文经台湾议题研究中心授权转载,原文发表于此
原标题:22县市「治水表现」声量调查结果出炉!最新数据:两县市当心了

延伸阅读

【图辑】凯米台风各地灾情一览:豪造成南部地区淹水、茂林区降雨量破千、多处停电和道路坍方 一年份的雨一天下完:沙漠城市杜拜淹大水,民众在购物中心避难、特斯拉车主开车渡洪 北市大安信义等5行政区发布淹水警戒,时雨量破百毫米:松仁路吴兴街积淹水、信义路地下道管制

【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周独享编辑精选、时事精选、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还可留言与作者、记者、编辑讨论文章内容。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

责任编辑:丁肇九
核稿编辑: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