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鸟瞰日暮下的香港。
数据显示,美国对中港商品增加关税之前,香港1月标普采购经理指数(PMI)轻微下跌至51.0,较上月的51.1略有下降,为自2024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香港企业仍以更审慎的态度部署库存,显示市场消费意欲疲弱。尽管如此,该指数仍高于50.0,并已连续第四个月保持在正增长区间,显示整体商业情况略有改善。另一方面,同期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同报51(1月财新中国综合PMI为51.1),为四个月来最低,逊于市场预期的52.4。报道引述专家指,大陆在今年首月的制造业及服务业供需均有改善,但就业显著下降,价格低迷,尤其是制造业出厂价格。分析并警告,随著外部政策冲击,出口环境或恶化,中国经济会面临巨大挑战。
-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经济研究部总监Tim Moore指出,香港1月的采购经理指数仍保持在正增长区间。经营活动和新订单的增长促使企业增聘雇员,摆脱了先前减少人手的局面。然而,整体营商环境的改善幅度有限,且略低于去年第四季的平均水平。
尽管总体新业务持续上升,Tim Moore表示,香港企业对未来一年的商业前景依然保持悲观,并指出悲观情绪源于多重不利因素,如竞争压力、利润空间挤压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等。
他在报告中表示:「1月外部需求疲弱是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出口销售以自2024年9月以来最快的速度下降。调查受访者指出,客户的消费意愿低迷,这与对近期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有关,特别是对美国可能加征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综观不同行业,批发和零售业在1月表现最佳,而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产出则大幅下降,对整体增长造成制约。
报告指出,企业1月的新订单略高于上月,但增幅远低于去年10月达到的18个月高位。来自中国内地的新订单降至2022年4月以来最低,出口销售则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且降幅为自2024年9月以来最快。
1月数据显示,香港私人企业的就业人数再次上升,这是过去9个月中的第二次增长,增长主要来自服务业及批发零售业。
供应商表现方面,1月继续恶化,已连续第六个月出现此情况。报告指出,供应商因船期延误及产能不足,导致交货期延长。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企业仍能处理未完成的工作,积压订单自2024年10月以来首次减少。
投入成本通胀上升至3个月最高,反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而员工薪酬成本则自2022年3月以来首次下降,虽然幅度较小。此外,企业为提振需求,选择再次降价销售。
编辑/网编:毕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