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流行乐里的日曲改编:一段亚洲文化商品交流史

1970年代出道,被尊称为「香港流行乐坛鼻祖」的许冠杰确立粤语歌的主体及相应的尊重。其后的香港流行音乐黄金时期,改编日本作品成为另一股创造明星金曲的动力。(摄影/staff/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在香港流行音乐黄金时期,改编日本作品成为粤语歌,是另一股创造明星金曲的动力。另外,香港观众喜欢看日本红白歌唱大赛。除了娱乐和追偶像,到最后还有重要的一幕:香港孩子第一次看到投票的激烈过程及其被认受的公平结果。

由李小龙、许冠杰、卫斯理、张国荣、梅艳芳、林夕、周星驰、王家卫到四大天王;从功夫片、警匪片、黑帮古惑仔到卧底无间道,一杯茶餐厅奶茶呷到的港式风味,这一波始于1970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产业及文化输出,到1990年代达至顶峰,进而成为香港人肯定自我的身分认同因素之一。

那么,香港流行文化这段黄金时代是如何被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