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川普6月下旬受访时,淡化了帮助台湾的可能性,并表示台湾应该为自己的防御买单。若川普胜选,只有把国防预算从2.5%提高到3%,才能满足美方的期待。赖清德必须说服在野党提高军费开支。这对民进党不是件易事。当然,若贺锦丽胜选情况将会不同……
文:张俊华(为德籍华人政治学者,在德国生活三十余年。他曾就读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此后曾执教于柏林自由大学等大学。现为法国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台湾《美丽岛电子报》7月29日公布的7月民调显示,55.2%的台湾民众对赖清德表示信任,比上个(6)月增长1.5个百分点,另有32%受访民众表示不信任,比上个月减少4.3个百分点。
执政满意度方面,52%民众表示满意,增幅达4.4个百分点;30.1%表示不满意,较上月骤减4.6个百分点。不少观察家认为,赖清德满意度飙升的主要原因,是抗中反并吞、肃贪不留情(即处理民进党籍前桃园市长郑文灿的问题)。
尽管如此,赖清德政府自上任以来依然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处理好两岸的关系。二是巩固台湾的民主制度,具体地说,处理好与在野党的关系。
一手软一手硬
赖清德对两岸关系现采取的是一手软一手硬的做法。从中国中国大陆翻船事件的软处理,到赖清德总统在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会议上的硬口气,两件事看出他「软硬兼施」。
软的案例反映如下:2024年2月14日,福建一艘渔船于台湾金门禁区水域拒绝台湾水警检查,结果翻覆造成2人死亡。两岸代表7月30日在金门针对该事件签署4项共识协议,台方依协议发还二具遗体及查扣的渔船,并给予两位遇难渔民家属各人民币150万元抚慰金,还由海巡长张忠龙对执法过程未录相取证致歉。
尽管中国大陆方即便在该事件告一段落后,依然重申此案为「恶性撞船事件」,但实际上,双方并没有因此事件而引起进一步的冲突。
而硬的面向则体现在最近「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年度高峰会的决议。
该决议认定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没有决定台湾政治地位,也没有主张中国大陆对台主权,并确定中国曲解了2758号决议。可见,这是跟赖清德的两岸为「互不隶属」的「国与国」关系,是一脉相承的。
这里暂不谈如何解读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仅以台湾政府软的手段来说,有台湾观察家认为,台湾软化背后有美国因素。
美国对台湾处理两岸关系的期待与要求是保持沟通、适度妥协。而台湾并没有把它当作一个战略问题内在化。这里要提及的是,陈水扁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以39.3%的得票率险胜,他试图按照民粹主义路线动员公众,包括试图举行全民公投以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的尝试。
结果这些举动惊动了北京,也惹恼了华盛顿。赖清德的个性似乎比陈水扁冷静得多,尽管他还没有蔡英文的那种优雅的风度。在「软」的方面,他要努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川普的威胁
处理两岸关系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台湾的国防问题。因为要跟中国谈和平的前提首先需展现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
两岸分治几十年来,台湾一直仰仗美国保护才得以偏安一隅。如此,美国的政治变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了台湾,是否还能继续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存在。
美国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6月下旬接受《彭博商业周刊》专访时,淡化了帮助台湾的可能性,并表示台湾应该为自己的防御买单。
一般估计,如果川普被选为总统,他会比他第一届任期会更自主地挑选他喜欢的人。这样,跟他第一任政府时,有蓬佩奥(Mike Pompeo)和博明(Matthew Pottinger),可对川普情绪性的决定作平衡和调正的状况不同,在第二任政府中,他手下的人会使川普更容易按其意志行事。这样,也就意味著,川普的话并非说说而已。
美国的实力与台湾的国防开支
7月29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跨党派领导阶层组成的国防战略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报告。
报告强调,美国正面临1945年以来最严峻、最具挑战性的威胁,近期可能爆发主要战争,美军却「准备不足」。报告重申中国是美国利益的「最显著挑战」以及「最强大全球军事威胁」,在20年的专注军事投入后,中国正在多方面赶上美国,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军在西太平洋的优势。
今天的中国拥有超过370艘舰艇,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军;也拥有该地区最大的空军。反之,由于美国造舰工业基础不足,美军「建造、维护和修复所需海上力量的能力从根本上令人怀疑」。
国防战略委员会副主席艾德尔曼(Eric Edelman)同时也说,美国虽然仍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军队以及最远的投射力,但「一旦进入中国海岸线1000英里,美国就会失去军事优势,在冲突中处于可能输的一方」。
如果基于上面的分析,加之川普的言论,台湾不得不比以往更注重自己防卫能力的提升。蔡英文政府任内近五年(2019至2023年)整体国防预算,已从3815亿元增加到5803亿元,GDP占比自2.0%上升至2.5%。
换言之,在川普上台的情况下,只有把国防预算从2.5%提高到3%,或许才能勉强满足美方的期待。
而这里,就有一个说服在野党提高军费开支的问题。这对赖清德的政府并不是一件易事。当然,有足够理由相信,若贺锦丽(Kamala Harris)当选为总统,情况将会不同。但鉴于目前贺锦丽和川普力量对等,就连欧盟都在拟定它的Plan B,以应付川普上台的局面。台湾实际上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
学会妥协,巩固民主
应该说,赖清德在他就职前后,已经对他在这一届总统任期内要做的工作有了一套具体的设计(我们也可称为Plan A)。
这主要体现在他「和平四大支柱行动方案」。第一个支柱是,强化国防力量。第二个支柱是,建构经济安全。第三个支柱是,加强与民主国家肩并肩站在一起,共同发挥威慑的力量,让台湾成为民主世界的榜样。第四个支柱是,稳定而有原则的两岸领导力,致力于维护区域的和平与稳定。
他的Plan A涉及是比较周到,但也体现出其缺陷。除了上述提及的国防问题,赖清德政府还需认真看待在野党,处理行政院跟立法院的关系。从这一点来说,Plan B与其说是替换,不如说是A计划的更改和补充。从赖清德的四个支柱论述中,显然缺少了一个重要方面,即如何维护国内的民主制度。
赖清德总统上任后,他所面对的是一个他的政党民进党不占多数的立法机构,这与他的前任蔡英文和马英九所面临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赖清德以40%选票当选总统,该党在立法院的立委席次不如在野国民党和民众党的总和。让执政党和在野党共同努力,把民主理念内心化,制度化,这是符合政治逻辑的。
如果赖清德能够在台湾社会,于不同意见人之间获得最大的公约数,这意味著,必须给予反对派该有的地位,同时也给予立法院应有的权力,民主制度才更稳固。
赖清德与在野党占上风的立法院之间的争议焦点,是关于加强立法机构对行政院监督的提案。
事实上,民进党在获得立法院多数席位之前,曾在2012年提出跟今天立法院类似的法案,即立法院需要对行政部门拥有更强的监督权。实际上,赖清德可以透过与反对党分享权力伸出橄榄枝重建信任。这里妥协是重要的。台湾民主的前途,取决于行政当局与台湾最高立法机构:立法院,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
处理好与在野党的关系跟两岸之间的互动确实有关联。赖德清的政府在巩固民主制度过程中犯任何一个错,都会给中国提供离间的机会。
如此看来,台湾政府的Plan B,即在不违背国家意志的前提下,穷尽对中国大陆的软化手段,同时又提高国防能力,并且在宪法的框架下跟在野党有一定的妥协和积极互动。这才能使台湾的地位更稳固。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经《德国之声》授权转载,原文发表于此
原标题:客座评论:赖清德需要Plan B
延伸阅读
北约峰会「走出脑死」强硬挺乌,显示西方已准备迎接川普胜选,台湾将更依赖日韩保护 驻日美军升级「统合军司令部」,日本自卫队沦为美国魁儡?其实是因应川普胜选的军事手段 没有永远的敌人:针锋相对的台湾政坛,有哪些「双赢」的跨党派社群合作?
【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周独享编辑精选、时事精选、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还可留言与作者、记者、编辑讨论文章内容。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
责任编辑:张博丞
核稿编辑: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