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有膽,我們在探索自然世界的過程,會承擔過多的風險,經歷太多無謂的傷亡。膽氣,要有見識作為輔助。有膽識的冒險者,才能真正成為一名探險者。」──張元植〈登山,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2024年6月27日,台灣登山家張元植在沙木尼(Chamonix)攀登墜落的消息,在戶外圈傳開。對所有認識元植的朋友,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他凡事小心謹慎,不會讓自己越過那條無法回頭的界線。
對於熱愛他的親友,這難以承受之重,再次向人揭示了探險的本質,與生命的無常──探險,其中必定包含了「風險」。無論做好再萬全的準備,有著多妥善的規畫,都無法百分之百排除意外的可能。否則不會驅動那麼多年輕有抱負的心靈,站在已知的邊界,想把人類的集體經驗與眼界,憑藉自己訓練有素的身體再向外拓寬一點。
他的出現,讓「登山家」的風貌活了起來
隔天,元植遇難的新聞,登上許多主要媒體的版面,各大社群平台泉湧出悼念他的文章。一個登山家之死──這件事在長年欠缺探險文化,學生的夢想志願清單不太可能出現「登山家」這個職業選項的台灣,慢慢發酵了起來。
台灣,終於來到了這一天──肯定一位登山家的重要性。但讓人哀慟的是,35歲的元植,正處於攀登生涯的巔峰期。回顧他就讀全人中學以來的攀登歷程,每一個階段的進步──不論體能、技術、判斷力,加上他一再強調的「膽識」,都呈跳躍式的發展。
不過10年前,普遍被認為台灣攀登者遙不可及的目標,如大橋拉斯北壁(Grandes Jorasses north face,2023年由攀登家楊礎豪、黃淵暐完成台灣首攀)、喀喇崑崙山脈的川口塔峰群(Trango Towers),甚至一座8,000公尺巨峰的新路線,在元植和身旁一票互相砥礪、精進的新一代攀登者共同向上的能力曲線中,不再是痴人說夢。
元植常說,台灣的攀登進程落後「西方世界」大約50年,也遠不及鄰近我們的日本。他的早逝,讓好不容易接上近代攀登脈絡的台灣,頓失一顆清明的心靈。他是心思細膩的思考者,懂權衡、善布局,替登山這項技藝注入智識的底蘊。有文有武,是大探險家的特質。
他也是節奏明確的行動者,一旦思索完畢,下一步就要去實踐。而元植離開更留下一個巨大的空缺──台灣忽然少了一座專業登山社群與「大眾」之間溝通的橋梁,少了一個讓人信服的解說者。從小到大,他熟讀各類登山文獻,熟知各種術語和典故。從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到台灣的深山,好學的元植,在文字和圖片中神遊過那些冰雪地,再用自己的雙腳深入想像的疆域,把種種新鮮遭遇,研磨成切身的學問。
卸下一身技術裝備,回到平地,他坐在電腦前,又有無人可及的耐性與熱忱,透過平易卻精準的語言,將山裡的美麗與凶險轉化成一個個啟發人心的寓言,甚至是語重心長的忠告。
這是元植的死,為何激起那麼多漣漪的主因──來自開明並充滿愛的家庭,加上全人中學的體制外養成,鍛鍊出獨立自主的能力,他身上絲毫沒有自我膨脹的習氣。少年時代在園遊會募款爬山的他,和成名後無氧登上8,000公尺巨峰的他,本質上是同一個人。
元植在青年人心目中,重新塑造了「登山家」的風貌,不再是高高在上,網路筆戰時,他甚至可以很「鄉民」。高的是他的視野,而不是他的姿態。張元植,是屬於我們的登山家。
一個活得沒有破綻的人
但5年多的相處,足以深深了解一個人。在我眼中,元植是一個活得沒有破綻的人──他說的,跟他做的,是一致的。
一個人活著,或多或少在某些可以退讓的地方會有所妥協,也許為了讓別人,或是自己好過一點。妥協到什麼程度,不會喪失自我?讓步到什麼階段,不會跟自己過不去?元植不說違心之論,也不迴避衝突。他真誠對待周遭每一個人,心胸寬闊,不預設任何立場。
我這輩子,沒有認識第二個像他這樣的人,活得自由自在,磊落光明。他把人生活成那個最好的版本,而那個版本,就是一天比一天更接近理想中的自己。一個善良、慷慨、樂觀、強壯、勇敢的人。
一個完全的人。
群山之島:尋找張元植
導演程紀皓從全然的登山門外漢,因為拍攝這群探險家,捕捉到這幾年台灣登山文化的轉變。他在險峻的高山環境中,經歷到許多難以言喻的時刻,許多層意義上,自己也成為一個嶄新的人。
2019年,我和他同為K2 Project團隊的一員,那場由山岳愛好者詹偉雄先生發起,猶如一場微型社會運動的募資案,把元植和阿果推上了前線,也讓我和程紀皓後來的作品,擁有新的格局。這部影片上映前,我們進行了一場談話,談元植代表的精神,影像想保存的價值;談探險,如何一棒接著一棒。
以下是我與程紀皓的對談:
陳德政(以下簡稱陳):你跟元植是在什麼時空相遇的?
程紀皓(以下簡稱程):2017年有一個展覽,找我去拍山的東西。我發現協作都背很多東西,第一次認識元植,就看他背了一大堆東西,在前面走,好像都不太累的感覺。那時只知道他是協作,還不知道台灣有所謂登山家的概念,即使有,他們那個圈圈其實都很小。
陳:在那之前,你好像從沒爬過山,會擔心自己上不去嗎?還是就把它當成一個工作?
程:可能因為不了解,所以就去了。其實爬山本來就會累,然後拍片本來就是一件需要體力的事,所以這兩件事情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它就變得有點好像理所當然。
陳:那一趟行程,你跟元植的交集多嗎?
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爬上中央尖山的時候,元植說:「欸!好穩喔,這個人是不是滿適合爬山的?」他那時走在我後面,會看我的腳點。他們那種爬山爬久的人,其他人怎麼爬、身體的狀況,他們看一眼就知道。他當時覺得好像我滿適合爬山,就像我們之前聊過的,他很會鼓勵人。現在講起來很慚愧,回顧元植的歷程,才知道原來他早些年,在2012、2013年就開始8,000公尺計畫,可是我是2017年才認識他,已經是4年後的事情。
陳:2019年詹偉雄先生邀請你加入K2 Project募資計畫,過程中你出力甚深,所有動態影像都是你輸出的。當時,你是以什麼樣的心態加入那個募資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