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就业 议员肉紧 叫政府与人民站一起、讲人话

立法会昨(8)日举行口头质询大会,本地人就业困难、长期被兼职以及外雇退场等成为讨论重点。期间直选议员林宇滔多次质问官员,为何6大博企在有大量外雇的情况下只聘请本地人做兼职,并要求削减博企外雇,「就业问题,我唔该特区政府站喺人民嘅一边」。

另一直选议员高天赐则批评外雇泛滥,并指出有名店请本地人做兼职,惟外雇做长工,甚至升职。「政府可唔可以讲啲实际人话畀我哋听下?究竟当局有咩措施(助就业)?」

在昨日的质询中,有12份质询,内容涉及经济财政范畴,其中有6份关于就业,均来自直选议员。高天赐关注庄荷的工作情况;罗彩燕要求当局以立法方式保障本地就业岗位及向上流动;梁孙旭关注就业质量;李良汪要求交代「促进就业协调工作组」(下称就业工作组)的目标及如何有效监管外雇输入;颜奕恒要求当局优化支援居民就业措施;以及马耀锋关注本澳专业发展的支援配套。经济财政司司长戴建业等官员列席大会。

多名议员要求削减外雇、设本地雇员比

会议期间,多名议员要求削减外雇,促进本地人就业。罗彩燕发言时指,当局应适当减少外雇比例,尤其龙头大企业中高层职位的外雇额要设上限或保留一些职位让本地人做,这样可以短时间、快速释放就业岗位给本地青年及中年。

梁孙旭指出,有本地雇员只能从事兼职和短工,出现「开工和收入不足」的现象。许多中高龄人士面临被裁员或长期失业的状况;毫无经验的毕业生求职更加困难重重。又指出,当局应在文职、技术职位等设定聘用本地雇员的最低比例,以保障及提升本地雇员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李良汪则称,当局应尽快检视包括6大综合度假休闲企业、银行及高端零售店等大型企业中的外雇数量和职位,同时设定相关企业本地雇员人数的比例,以释出更多适合本澳居民任职的岗位,多措并举保障本地居民就业。

另一直选直选议员李静仪表示,特区政府要促进更多合适的岗位聘用本地人,同时要与博企或其他大型企业讨论如何设立外雇退场机制。除庄荷、司机等工种不准输入外雇,其他工种亦应设「更进取、清晰聘用本地人的比例」。

议员关注本地人被长期兼职

亦有议员关注有企业聘用外雇,但长期请本地人兼职。高天赐指出,有名店本地人只做兼职,但外雇做长工,甚至升职,「系咪澳门人好蠢,做唔到呢啲职位?」并呼吁官员不要重复读稿,应交代实在措施,为本地人带来好消息,令到澳门人有工做。

李静仪又指出,团体有收到投诉,即使本地人想做全职,惟入职后工作时数则好短或只能做散工。为促进本地人就业,针对某些行业的非专业外雇,如金融业有900个外雇,专业及非专业约各为一半,本地人有资格担任这些非专业的职位,当局应先安排非专业外雇退场。

林宇滔:本地人充当兼职成为外雇补充

林宇滔在发言时指,本地人长期被兼职,尤其博企在大量外雇的情况下,本地人则只能在博企兼职。本地一间人力公司虽有3,030名本地员工,惟这些本地人长期被派至博企任兼职。「一间公司可以请到3,030个本地人而唔需要外雇名额,代表乜嘢呀,司长?使唔使我画公仔画出肠?劳工局局长。」

林宇滔又称,这只是其中一家中介公司的数据,「6大博企咁多外雇,(但)就系请3,030本地人做兼职,有几多千嘅本地人系长期被派驻到博企,充当兼职,成为外雇的补充?你哋(政府)有数,我无数⋯⋯如何你哋唔改思维,澳门的就业市场一日都唔会改变」。

他又质疑当局为何不减非专业外雇,不但金融业有非专业外雇,科技企业的非专业外雇远多于专业外雇。本澳31间科技公司有508个外雇,只有88个专业外雇。即使本澳发展包括科技在内的四大产业,但对本地人就业的帮助不大。「就业问题,我唔该特区政府站喺人民的身边。谂清楚你哋应该点做?点样保障本地人就业?」

林宇滔强调,政府手上有「杠杆」,可以调控人力市场,不应以市场为借口洗手,「第一个影响市场的就是政府,因为你哋畀入外雇,而家你唔确保本地人就业,你唔同人民站喺一边?」

林宇滔又要求当局交代如何调查本地长期被兼职的问题、有否掌握该间人力公司的情况,以及会否减少博企外雇人数。

指「动态」调整外雇

戴建业:希望做得更能够迎合各方诉求

戴建业回应时指,就业工作组会多方面努力,工作将以优先聘用本地人的大原则推行。针对外雇到期,一旦有本地人在找相同的工种,不会批外雇续期,「有退场机制在做紧」。有关于文职、零售等职位,「我哋的确而家尽量将啲职位去揾返出嚟,畀返本地人」。当局亦会多了解兼职和全职的情况,并检视有关情况。

他又称,会议期间已收集各位议员主要关心的事项,并感谢议员的意见及提供的资料。「林(宇滔)议员也提到一啲促进就业嘅工作,多谢你所提供嘅资料,我哋会检视,睇下系咪有改的空间。对于调整外雇,呢个动态调整的工作,希望会做得更能够迎合各方面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