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看见「看不见」,看不见「看见」

作者:长平
转自 yahoo新闻 20250524

(德国之声中文网)我用这个绕口令似的的标题,来描述中国媒体过去的三十年历程。它来自一个刚刚发生的事件: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的作品《看见》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被要求下架,随后在书籍和影视分享网站豆瓣上的页面被删除。

一本十二年前出版的书,下架的理由是”因质量问题停止出版发行”,要求”即刻全面停止销售”。真正的理由,显然是柴静最近在她的youtube频道发布的一些采访。这些采访都不可能在中国境内播出。

前不久我写文章讨论过其中一期,是她对身处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前线战壕中的中国籍雇佣兵马卡龙的连线访谈。我对这个片子的评价是:”没有哪部电影比这个访谈更加真切地让人了解什么是战争,战争背后冷血的宣传和扭曲的人性。”

作为记者,柴静和她志趣相投的同行们,所作的贡献就是”看见”。首先让自己看见,然后让更多的人看见——看见那些专制政权的宣传故意制造的盲区,千方百计掩盖的真相,以及因为恐惧而不敢正视的现实。一句话说,就是看见曾经看不见的东西。

柴静在本书的序言中说:”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柴静的前同事、央视”名嘴”崔永元在本书的新书发布会上问:有多少人比周云蓬对现实看得更清楚?周云蓬是盲人歌手,他最有名的歌曲之一是《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

看不见”看见”

已经看见的东西,还能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吗?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

全世界的民主都在倒退。在倒行逆施的大道上,中国不仅走在前列,而且是主要的推动力之一。

有一篇讲述柴静奋斗经历的文章说,”她去过女子监狱、重症病房、矿山小镇和农村教室;报导过高考黑幕、艾滋病人权、同性恋者的隐痛,也报导过一个小女孩的死与一个女犯的沉默。这些题材在今天的中国电视新闻里几乎不可能出现”。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柴静没有沉默,她在地球的另一边继续发问”(作者:鹿娜的彼岸王国)。这也回答了一个问题:背井离乡的媒体人,还能报道故国的新闻吗? 显然,流亡中的记者柴静,比在央视的时候看见得更多了。

在中国,”那个时代”早就过去了,甚至先于《看见》的出版。但是,专制政权不会就此止步。他们比谁都更明白:世界是一个整体,自由不可分割,一人被奴役,众皆不自由。

因此,他们会在全球下架”看见”——让已经看见的真相,从我们的眼前消失。

作者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六四记忆 · 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现居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