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今年2月14日,一艘中国三无船(无船名、船舶证书、船籍港口登记)越界闯入金门海域遭海巡人员追缉,拒检后翻覆酿2死。两岸数度协商未果,双方代表30日在金门金湖饭店重启协商,会后均称已达成共识。学者认为这显示中国在面对台湾时,部分领域态度放软、释出善意。
金门快艇案取得共识 海巡署长再对未录影搜证致歉
(中央社)0214金门快艇案,两岸代表30日重启协商终于取得共识,但细节未对外透露,海巡署长张忠龙上午参加公祭,再度为执法时未录影搜证和这段时间罹难者家属所受煎熬公开致歉。
金门快艇案发生于今年2月14日,一艘中国大陆船只越界闯入金门海域遭海巡人员追缉,拒检后翻覆酿2死。两岸数度协商未有结果,双方代表30日上午在金门金湖饭店重启协商,中国代表泉州市台港澳办副主任李朝晖和海巡署副署长谢庆钦会后均表达双方已达成共识,但细节不便对外透露,洽谈气氛非常良好。
双方之后前往殡仪馆参与罹难者公祭,海巡署长张忠龙致词再度表示,对于此案没有搜证录影,海巡署已多次向社会及家属致歉;家属所受煎熬,海巡署愿再次公开表达歉意,请家属节哀。
陆委会副主委梁文杰接受媒体联访回应,30日到场就是要向家属致意,共识内容就是大家看到的罹难者遗体、船只归还,让事情圆满落幕。虽然一开始大家都有不同看法,但经过这段时间互相沟通,拉近彼此认知,才有算是比较圆满的结局,也希望金门胡姓钓客、澎湖渔船「大进满88号」事件都能尽快完成相关程序尽快回来。
针对张忠龙致词再度道歉,梁文杰补充,海巡署的立场从案发后至今都是同一态度,也就是对于案发时没有戴密录器,造成这段时间的不同看法表达歉意,海巡署虽然是正当执法,但毕竟是个意外事件,因此仍会表达关怀,海巡态度始终如一。
金门快艇案落幕 学者:大进满等事件可望解决
(中央社)金门快艇案发生至今逾5个月,两岸于30日达成共识。学者分析,这起案件得以解决显示陆方在牵涉两岸民间相关议题上态度软化,包含金门胡姓钓客、大进满88号等事件也可望看到解决的曙光。
金门快艇案的协商于30日上午9时在金门金湖饭店举行,并于10时左右结束。会后双方代表均表示「达成共识」。
对于这起事件在发生5个多月后,终于透过协商达成共识并解决,学者认为这显示了中国大陆在面对台湾时,部分领域态度放软、释出善意。
国策研究院执行长王宏仁接受中央社访问时指出,中共三中全会后在外交领域上转为更加积极参与,对于很多冲突事件的姿态也稍微放软。
他说,中国大陆面对台湾仍是「特别对待」,种种迹象显示在军事行动上并没有松绑,因此包含台风之后军机仍扰台、海警船的行动也持续,可是在民生领域则是释放善意,「不想把渔民的问题扩大,使台湾社会觉得是在针对台湾人民」,这是一种策略应用。
他说明,对于民生、社会部分,中国大陆知道不能长期采取强硬的手段,所以必须回到原来的「常态」。在金门事件上选择放软,而放软的目的则是为了接下来主动跟台湾接触,包含旅游、学者互动与青年交流等议题,可以预见会有更进一步的措施。
王宏仁也强调,这种举措的目的不代表中国大陆对于「民进党政府」让步,「觉得就算了」,而是回到原本的两手策略,希望让台湾民众对中国不要有所误解。
在这次协商达成共识后,外界关注金门胡姓钓客、大进满88号渔船等事件的后续处置措施。
王宏仁认为,金门快艇案的协商后,中国大陆在相关案件的处置也不会那么强硬,会采取比较人道、快速的方式处理。
台北医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张国城分析,如果中方有意刁难的话,金门快艇案的协商不太可能有结果。换句话说,若有意让事件走向比较缓和的情形,包含金门胡姓钓客、大进满88号渔船等两起事件,也更容易解决。
他表示,这两起事件没有人员伤亡,因此解决起来应该相对容易。
金门快艇案取得共识 两岸人士:政府站稳三立场
(中央社)熟悉两岸事务人士30日表示,中国「三无」船取缔案两岸获致共识,主因站稳坚持管辖权、司法厘清以及高度人道关怀三立场,保持高度的「战略定性」,不因过程中各种认知操作、灰色地带袭扰而退让,让对岸最终认同台湾解决而不是制造问题的方向,事件终告落幕。
今年2月14日,一艘中国三无船(无船名、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口登记)越界闯入金门海域遭海巡人员追缉,拒检后翻覆酿2死。两岸数度协商未有结果,双方代表30日在金门金湖饭店重启协商,会后均称已达成共识,但细节不便对外透露。
熟悉两岸事务人士晚间表示,部分立场倾向北京特定媒体、人士试图操作成是因赖政府最后「技巧性道歉」退让,符合对岸「究责、道歉、赔款」条件,才让协议可以完成。这种说法,「不过是为北京找下台阶的认知话术」。
该人士表示,事实是,事件发生以来,政府就站稳坚持管辖权、司法厘清以及高度人道关怀的立场,保持高度的「战略定性」,不因为过程中各种认知操作、灰色地带袭扰而退让,让对岸最终认同台湾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的方向,三无船执法案终于顺利落幕。
这位人士指出,经过数月的折冲,这个事件在政府主导,陆委会、海委会的整合协调下顺利落幕,背后证明了两件事:第一是,证明政府一开始坚持执法管辖权、坚持司法厘清以及坚持人道关怀的立场是正确的。第二是,证明两岸双方只要愿意坐下来谈,或许看待问题的角度与价值观不见得一致,终究可以获得解决。
这位人士指出,过程中,经历对岸各种高张力的单边行为,无论是海警船、公务船的闯入水域袭扰,官宣、社群的谩骂,还有国内协力者配合操作各种政治攻势,包括攻击海巡,指控违失在台湾,但政府始终站稳法治国家依法执法、尊重司法的基本原则,没有因为各种操作动摇,也始终站稳区域负责行为者的角色,不因为片面挑衅而升高情势,高度的「战略定性」,让政府团队不在这些乱流中造成误判,甚至损失国家利权。
这位人士说,政府团队高度展现对人道主义的关怀,尽管事件本身就是典型的三无船舶取缔意外,但对于死伤者,主管机关还是尊重中国民俗,安魂慰灵,早晚三炷香没有一天间断,而考量三无船舶从事者多是因为对岸内部经济窘迫而铤而走险,因此也透过民间的筹资,给予优渥的慰抚金(据报导约每人台币600万元),帮助其家属可以得到足够的照顾。
这位人士说,如果这件事的落幕可以给予两岸事务处理上的任何启示,那就是与其操弄各种政治前提、政治标签,不如务实地就事论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好好坐下来谈,就算立场再不同,终究能理出一些互利双方人民的头绪,问题的解决也就可以找到眉目。
这位人士分析,这个事件以后,还要看中国是否真的放缓在台海周边的灰色地带侵扰,是否停止在禁限制水域的海警骚扰,以及收回所谓「22条意见」对台湾人民的恫吓,这才是真实检验中国是否真的愿意回到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轨道上来。
新闻来源
金门快艇案取得共识 海巡署长再对未录影搜证致歉(中央社) 金门快艇案落幕 学者:大进满等事件可望解决(中央社) 金门快艇案取得共识 两岸人士:政府站稳三立场(中央社)
延伸阅读
台湾追缉中国快艇酿2死,首例死亡事件恐升级台海政治法律战 澎湖渔船「越界捕鱼」被扣押,中国海警局怎么说?过去有先例吗?6个QA一次看 金门2钓客遭中国海警滞留多日,国台办先送回民间人士,疑似现役军人身分仍需核实
【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周独享编辑精选、时事精选、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还可留言与作者、记者、编辑讨论文章内容。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
责任编辑:冯冠维
核稿编辑: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