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查大侠”金庸:小记者如何成为大文豪?

原创 茂胜男 南方海金所 2024年11月08日
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是从一名小报记者开始的。他在自传中回忆道:”我是一九四六年在杭州参加《东南日报》的,做记者是我第一份工作。”至1993年3月,他辞去《明报》董事会主席,记者生涯足有47年。

金庸从明报董事会荣休后,曾对年轻记者讲过,这一生过得多姿多彩就是因为新闻工作是多姿多彩的,写小说是附属于新闻工作的副业。他写第一部小说时,正在香港《新晚报》当副刊编辑,是为了让报纸副刊有更多的读者,他拿起笔开始写起小说,没想到小说喜获成功后,他后来创办了《明报》就汲取经验,决定推出连续小说,最终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大作家。

可以说,如果没有记者的经历,金庸可能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他的记者观值得回顾。小结主要有三点。
一是广交益友。金庸说,走在全世界会遇上政治信仰和立场有极大差别甚至完全相反的人,然而也可以结成朋友,甚至好朋友,唯一的共同点是大家对新闻工作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新闻不仅仅是一项采访技巧、写作技能的工作,更是一项强大的社交武器,人们通过文章知道你,通过采访认识你,通过交往了解你,最终五湖四海皆兄弟也。
二是坚守正道。正道说起来二个字,做起来要花一生的时间。金庸说,记者有一个信念就是坚持事实真相,如实反映。当然有些事实真相并不能很快知道,有时所知道的情况并非真正的事实,但无论如何,记者可以犯文字错误,却不能故意歪曲事实。无意的犯错,任何记者都会经历,发现之后必须光明正大地道歉更正,若故意歪曲就是道德上的污点。已经报道了,后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更不可拘泥固执、文过饰非。如果下一世投胎作人,还是愿意做记者。
三是心怀天下。金庸办《明报》是以”明辨是非、公正善良”为方针。这也体现在他写武侠小说中许多英雄人物的性格上。金庸还非常关心香港的前途、祖国和平统一,中国的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他是国际新闻协会的会员,经常要参加世界性的新闻工作会议,接触世界各地的报人朋友。他总是自觉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他还说过,如果认为自己所不熟识的人就是敌人,必须捉来煮熟吃了的,那是野蛮人的习惯。新闻工作者的任务恰恰相反,既要努力去了解自己所不知道、所不懂的事物,还要讲给不知道的听,让他们了解真实情况。
金庸于1972年宣布封笔,开始潜心整理与修订自己的作品。纵观其一生,在新闻记者领域他并没有出多少新闻成果,但在小说创作领域取得世界性影响力。他先后获法国总统荣誉骑士勋章、英国牛津大学荣誉院士、2009年获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0年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第七届中国作协荣誉副主席等。
此文献给中国第25个记者节。
参考文献

1《莫若相逢于江湖》:长江文艺出版,【2019-03金庸主编】

2 金庸档案.凤凰网 [2017-03-09]

3 百度百科 金庸生平简介及主要作品 【2014-10-25]

4 新武侠四大宗师.中国新闻网 [2019-11-13]

5【金庸去 江湖远】.北京青年报 [201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