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美智库研判谁将赢得贸易战乃至新冷战(附:中美贸易战2.0……)

转自 云上迦南 / 知乎

晓观天下:美智库研判谁将赢得贸易战乃至新冷战

20250426

在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之际,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索博利克《纽约邮报》撰文指出,这不仅是一场关税之争,更是一场全球冷战的前哨战。未来的胜负,将不仅取决于关税本身,而取决于更深层次的制度较量、同盟整合与战略清晰度。

一、贸易战只是开端,新冷战已悄然展开

川普总统近日明确表示,各国将不得不在美中之间作出选择,并以关税威胁堵死北京通过第三国转口的路径。

北京的回应则几乎没有留下妥协空间,声称”妥协不会赢得尊重”,并威胁反制与美国合作的国家。

双方均在下注:美国准备面对价格上涨与供应链中断;中方则直面出口依赖和失业潮叠加的内需危机。

二、北京的脆弱根基:出口依赖与经济困局

中国约20%的GDP依赖出口,其中对美出口支撑着1000万至2000万就业岗位。

中国经济偏重生产、轻视消费,导致中国经济结构高度依赖外需,短期内难以完成向内需驱动型经济的转型。

珠三角长三角等制造业腹地一旦遭受打击,可能引发广泛的产业链断裂与社会稳定风险。

三、美国的挑战:避免孤立自己

索博利克警告,川普若对盟友采取过度胁迫策略(如威胁性关税),可能适得其反,削弱美国主导的联盟体系。

当前全球GDP中,除中美之外的第三方国家占比44%,全球贸易份额达64%。赢得这些国家的支持,是冷战胜负的关键。

北京也在积极出击,通过外交攻势试图拉拢欧盟,削弱美欧统一战线。

四、战略转向:从关税战到全面冷战布局

索博利克指出,仅靠关税手段,不足以赢得最终胜利。川普及美国需要:

1、战略叙事升级:明确向美国人民与世界宣示,中共不仅是经济对手,更是自由社会的生存威胁;

2、打击金融脆弱点:如将违规中企从美国交易所除牌,制裁关键中资银行;

3、扩大战略联盟:用明确的价值观和利益体系,稳住盟友,孤立北京;

4、超越贸易议题:将冲突提升至制度性、价值性、战略性竞争。

如果川普能做到这一点,他将不仅打赢一场关税战,还可能赢得一场决定本世纪国际秩序的冷战,并留下历史遗产。

赵晓评论:关税战只是敲门砖,真正决定胜负的,是制度与价值观的深层冲突。

发布于 2025-04-26 08:51・美国
附:

晓观天下:中美贸易战2.0:川普最新讲话

20250426

在中美关税战全面升级之际,美国总统川普近日在空军一号上对媒体做出最新表态,明确提出除非中国做出实质性开放,否则不会撤销高额关税。

这一讲话,显示出美方谈判条件的强硬底线,同时也点明了这场贸易战的真正核心——不是关税高低,而是中国市场能否真正开放。

一、川普划定底线:”不给实质,让步免谈”

川普在接受《ABC News》《路透》等媒体采访时指出,不会轻易撤销关税,除非中国做出”实质性让步”。

所谓”有分量”的条件,川普解释为:

1、开放中国市场;

2、允许美国企业和产品公平进入中国做生意。

川普回顾说:”我们原本已经快谈成了,但后来他们反悔了。我们想要的是,能进中国卖我们的产品、卖我们的东西。”

关税只是手段,真正要的是制度层面的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二、对90天暂缓期:延长可能性极低

媒体询问90天关税暂缓期是否可能延长,川普明确回应:”大概不太可能。”

他补充表示:”我们要么达成协议,要么就自己设定合理的关税。”

这表明,美方态度已转向:不再依赖”谈出好协议”,而是直接以关税重塑规则。

三、对金融市场波动:川普淡定应对

面对股市、债市的短期波动,川普表示:

“我说过会有一个过渡期,人们一开始不理解,现在他们开始理解了。”

川普强调,他相信金融市场正在适应关税新常态。

四、深层解读:贸易战背后的战略逻辑

川普最新讲话再次确认,中美贸易战2.0的目标已不再是短期逆差修正,而是:

迫使中国进行结构性改革;

促使市场规则对等;

阻断不公平补贴与不对等保护主义。

如果中国不开放,美国不会松手,哪怕需要长期承受供应链震荡与价格调整。

这不是临时的贸易摩擦,而是制度性冲突的全面展开。

赵晓评论:谁先改,才真正决定了这场世纪博弈的走向……

发布于 2025-04-26 08:47・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