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进展涉国安不公开 东航坠机空难恐成悬案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2025年7月3日讯】6月26日前后[1],一纸关于2022年中国东方航空5735次航班空难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在网上流传。答复书称,是次空难调查进展通报「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三十六条第(三)项[2],不予公开。

空难调查:一切正常

[编辑]

2022年3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5735号班机在昆明飞往广州途中坠毁,机上132人全部遇难,是中国大陆死亡人数第三的航空事故。根据附近工厂的监控画面,飞机近乎以垂直的角度栽向地面,这是航空事故中少见的情况。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芝加哥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事故调查国应在事发12个月内尽快公开最终报告;无法提交的,应当在每年的周年日公布中期声明。2023年3月,中国民航局发布了一份仅500字的中期声明,其中表示事故「非常复杂、极为罕见」,此外没有透露任何有效内容。2024年3月的中期声明也仅有一千字,衹是罗列了事故中所有正常的因素,几乎没有提供其他新的信息。

一切正常的飞机,为什么会坠毁?

事故发生后不久,《华尔街日报》发表独家报导,称事故可能是人为控制的坠毁,可能是飞行员操纵,或者有人闯入了驾驶舱。

这并不是没有发生过。1997年12月19日,胜安航空185号航班,同样是突然在巡航阶段急速下坠,机上104人全部遇难。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调查报告认为,极有可能是机长操控坠毁。最近一次这样的事件则是2015年3月24日的德国之翼航空9525号航班,患有抑郁症的副驾驶操控飞机撞向特鲁瓦埃韦谢山,机上150人全部遇难。德国之翼空难后,部分国家、地区、航司要求任何时候必须至少有两人在驾驶舱内。

而2024年周年的中期声明中并未排除这种可能。

发不出的报告

[编辑]

2025年3月,当人们翘首以盼民航局「挤」出的情报时,民航局什么都没有发表。

有网友向民航局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根据知乎网友「脆鲨从小就爱臊皮」的回答[3],哔哩哔哩用户「年轻的战场win」在空难相关视频[4]的评论区公开他的申请过程。他的申请邮件3月23日送达民航局。4月18日,民航局回复《延期答复告知书》,告知他将延期20个工作日答复。5月19日,民航局签发了网传的《答复书》。「年轻的战场win」在收件一个月后才公开这份《答复书》,他说,是因为他不敢相信这份文件是官方复件。(很遗憾的是,发稿时,原视频下的相关评论已经全部删除。甚至,知乎的回答也被修改。)

经论证,您申请公开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进展情况通报,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三十六条第(三)项的规定,本机关决定不予公开。

这份文件究竟是真是假?一开始没有人知道。

如果是假的,伪造这份文件不仅是涉嫌造谣的问题了。这涉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我们当然不能假设没有人会违法。但是时间不断流逝,《答复书》已经流传了一周,各大平台的网民也异想天开了一周,没有辟谣,没有关于伪造公文公章的警情通报。

网民也不衹在异想天开,也有人随之发送信息公开申请,对比验证。根据民航局的介绍[5],可以通过当面、书面、网络三种渠道申请信息公开。6月29日,有网友发现网络申请渠道被关闭[6],该页面打开后呈现空白。目前在知乎上公开表示申请的网友仍在等待回复。不过,维基新闻记者发现,早在5月21日,就有网友表示收到了民航局相同的答复。[7]

空难报告不应成为秘密

[编辑]

没有被公开的调查报告,可能不衹东航坠机事故。

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统是民航企事业单位共享信息的渠道。根据2023年11月修订的《民用航空器事件技术调查手册》6.4.4.2〈进度监控和发布程序〉,最终调查报告应当提交给该系统的管理员,在该系统上予以公布。[8]然而该系统中的调查报告最近更新时间停留在2024年6月5日,调查的事故(失事)和事故征候(意外)发生的时间最晚在2023年10月2日。[9]一定有应当公开的没有公开。

报告不公开似乎也是中国大陆的某种「传统」。2008年《中国新闻周刊》的报导写道:“1949年以来,中国航空界发生几十次空难,但从未公开过详尽的事故调查报告。”[10]当时南航发言人甚至称失事航班的航空录音是「国家机密」。

不管是泄漏国家机密,还是危害国家安全,「国家」的利益好像总是和空难调查报告相违。但是,空难调查报告会危害国家安全吗?空难调查理应保护所有人的安全。航空规章制度是鲜血写成的,如果没有公开的调查报告,我们如何知道悲剧如何发生,如何避免悲剧再度上演?

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第3.1条开宗明义地写道:「事故和事故征候的调查的唯一目标应当是预防事故和事故征候的发生。」[11]NTSB前主席德博拉·A·P·赫斯曼曾在CNN关于德国之翼空难的节目上表示:「世界各地每天有成千上万次航班安全起降。应该搞明白这次事故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以确保机队其他飞机的安全,查明其他飞机上可能存在的任何隐患。这也是为何此事如此紧迫,不仅关乎遇难者的家属,也关乎所有飞机上的乘客。」[12]

参考和脚注

[编辑]


<!–e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