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人们会以怎样的方式来重读孟若、她的文学又将如何被重新定位?」
特约撰稿人 黄润宇
2024年7月5日,已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Alice Munro 女儿 Andrea Robin Skinner 在媒体上发布文章,揭开儿时曾被继父性侵、却遭母亲孟若忽略的疮疤。摄:Steve Russell/Toronto Star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5月13日,加拿大著名小说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莉丝·孟若(Alice Ann Munro)在安大略省辞世,享年92岁。孟若以短篇小说写作见长,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她擅于刻述女性多样的生命经验,文界、学界也常以女性主义角度来探讨其作品。美国小说家弗朗辛·普洛斯(Francine Prose)就曾称赞其作品“无畏地探索女性经验里最困难的真实”。
然而,就在孟若离世的两个月后,加拿大时间7月7日,其女儿 Andrea Robin Skinner 在媒体平台“多伦多星报”(The Toronto Star) 上发布文章,揭开儿时曾被继父性侵、却遭母亲孟若忽略的疮疤。
孟若曾有两段婚姻,她与第一任丈夫 James Munro 育有三女,两人在1973年离婚。三年后,孟若与地理学家 Gerald Fremlin 再婚,后者即是对其女儿 Skinner 施以性暴力的继父。Skinner 在文中忆述,继父的侵犯始于1976年,当时她仅是九岁的孩童。其后数年间,每当平日与生父同住的 Skinner 前去探望母亲一家时,继父仍常常会开猥亵的玩笑、甚至多次向她裸露下体。
Skinner 曾将此事告知生父,却未得到积极回应:“父亲没有采取迅速果断的行动来保护我,也让我觉得我不再真正属于这两个家。我是孤独的。”长期的性暴力,也使得她在十几岁时就患上暴食、失眠、偏头痛等病症。
25岁时,饱受折磨的 Skinner 一度无法想像自己的未来。亦是在这段期间,母亲孟若曾在女儿来访时,提及自己读到的一则短篇小说,内容关于一位女孩因继父的性虐待而最终自尽。Skinner 仍记得孟若当时问道:“她为何不将此事告诉母亲?”
Skinner 指受此事启发,她决定将过往的遭遇写在给母亲的信中。继父得知此事后,不仅以生命威胁不准报警,更反诬当时年幼的 Skinner 是家庭破坏者。而即便发生了这些事,孟若依然选择与 Fremlin 保持关系,直至后者于2013年离世。
加拿大著名小说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莉丝.孟若(Alice Ann Munro)。摄:Julien Behal – PA Images/PA Images via Getty Images
“我相信母亲已经回答了关于故事中那个女孩的问题。”Skinner 如今在文章中回应道,“她没有告诉母亲,因为她宁愿死,也不愿冒被母亲拒绝的风险。”
Skinner的自述文一经刊出,就引发了大量读者回应。由于孟若过去以书写女性的困境、幽微心境著称,不少读者曾在小说中寻得共鸣;如今因其言行落差,不少读者倍感失望。
截至发稿前,在《华盛顿邮报》对此事的专题报导下已累积了逾千则留言,其中有人写道:“我为 Skinner 感到心碎,也不确定日后能否再阅读孟若的作品了。”“作为读者,我无法再与(这样的)作者建立联系,我心中的艾莉丝.孟若是虚构出来的。”而由孟若与第一任丈夫在1963年创办、位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的“孟若书店”,早前也已发布声明,表示将会无条件支持 Skinner。
与此同时,也有其他观点正在冒现。《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专栏作家 Marsha Lederman 在事件发生后,迅速撰文回应。她一方面梳理了事件带来的伤痛、以及读者被背叛的感受,另一方面又提出了疑问:“可是毕卡索,可是埃兹拉.庞德,可是麦可.杰克森⋯⋯如果这些人的作品没有被(完全)取消,我们为什么要取消孟若女士的作品呢?”
“我们总会说他们无法被原谅,或我们永远无法原谅自己。但我们原谅了,我们每次都原谅了”(《亲爱的人生》)。伴随孟若的告别而发生的,不是和解,而是被回避了一生的残酷事实。往后,人们会以怎样的方式来重读孟若、她的文学又将如何被重新定位?当现实中的伤口以猛烈的方式被摊开,对应着文学里的明灭的坦诚与黝暗,相信其中仍有许多幽微的问题,亟待被发现和讨论。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 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