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逾60年历史的观塘伟业街/开源道回旋处,昨(25日)开始改为十字路口。今日为改动后第一个上班日,早上9时许,开源道往观塘码头方向严重挤塞,车龙延至观塘消防局对开。开源道近伟业街交界则由三条行车线改为两条,十字路口亦有塞车情况。
有九巴车长指,以往由观塘市中心往观塘码头的路程只是数分钟以内,今日却花了35分钟才到达;亦有车长斥「迟啲返埋学,更加乱!」有小巴司机指,因塞车原本走四转车,今日只能走三转。
开源道往观塘码头方向严重挤塞,车龙延至观塘消防局对开。(任葆颖摄) 开源道往观塘码头方向严重挤塞,车龙延至观塘消防局对开。(任葆颖摄) 开源道往观塘码头方向严重挤塞,车龙延至观塘消防局对开。(任葆颖摄) 有交通警员在附近行人天桥和路面视察。(任葆颖摄) 有交通警员在附近行人天桥和路面视察。(任葆颖摄) 开源道近伟业街交界则由三条行车线改为两条,十字路口亦有塞车情况。(任葆颖摄) 有逾60年历史的观塘伟业街/开源道回旋处现已改为十字路口,首个上班日附近一带出现塞车。(任葆颖摄) 有逾60年历史的观塘伟业街/开源道回旋处现已改为十字路口,首个上班日附近一带出现塞车。(任葆颖摄) 有逾60年历史的观塘伟业街/开源道回旋处现已改为十字路口,首个上班日附近一带出现塞车。(任葆颖摄) 有逾60年历史的观塘伟业街/开源道回旋处现已改为十字路口,首个上班日附近一带出现塞车。(任葆颖摄)
为配合政府推行的「观塘行动区」,伟业街/开源道回旋处现已改为十字路口,以提升路口容车量及纾缓交通情况。今日为改动后第一个上班日,早上9时许,开源道一带大塞车。
受道路工程影响,开源道近伟业街交界则由三条行车线改为两条,十字路口亦出现塞车情况。有交通警员在附近行人天桥和路面视察。
有60年历史的观塘码头开源道回旋处,8月25日开始变为十字路口。(资料图片/夏家朗摄) 有60年历史的观塘码头开源道回旋处,8月25日开始变为十字路口。(夏家朗摄) 有60年历史的观塘码头开源道回旋处,8月25日开始变为十字路口。(夏家朗摄) 有60年历史的观塘码头开源道回旋处,8月25日开始变为十字路口。(夏家朗摄) 有60年历史的观塘码头开源道回旋处,8月25日开始变为十字路口。(夏家朗摄)
有九巴车长透露,平日由观塘市中心往观塘码头的路程只是数分钟以内,今日却花了35分钟才抵达。同样是九巴车长的郭先生亦出现类似情况,相同路程花了20多分钟才抵达,他形容以往同样时间不会太塞车,「平时好快唔使等」。他估计完成道路工程后情况「可能会好啲」,「但而家呢个情况(维持至)永久就一定唔得,睇吓工程整得快唔快。」他认为以目前情况来看,似乎回旋处比十字路口更为顺畅。
九巴车长唐先生认为,交通灯号时间调节不妥是塞车主因。他说之前回旋处的绿灯灯号时间较长,除繁忙时间以外都不会太塞车。惟现时受道路工程影响,只余下两条行车线,开源道明显比以往塞车,「迟啲返埋学,更加乱!」至于改为十字路口能否舒缓交通情况,他则认为要观察多一星期才能下结论。
观塘伟业街/开源道回旋处有逾60年历史。(政府文件)
驾驶103线小巴逾13年的车长吕先生,今日同样在开源道塞了半小时才抵达观塘码头,上午10时许,他本应驾驶第四转,惟受交通情况影响只驾驶了第三转。对比起十字路口,他认为回旋处更能让车辆「缓冲」,纾缓交通情况。他又批评,附近一带道路规划不善,部分交通灯号没有太大用处,「行两步又停。」
驾驶103线小巴逾13年的车长吕先生,今日同样在开源道塞了半小时才抵达观塘码头。(任葆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