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赖总统就职演说更抗中,讲出多数人想法;《日经亚洲》:经济是赖总统执政首要之务,须消弭青年不满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前总统蔡英文治理下,台湾对中国出口的依赖程度降至22年新低是一项壮举;然而,让经济成长带来的好处遍及全台2400万人民,民进党在这方面就没有那么成功了。他说,来自北京的威胁是真实存在;尽管如此,赖清德总统的成败或许取决于他如何应对国内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

美专家:赖总统就职演说更抗中,讲出多数人想法

(中央社)美国智库专家林洋22日说,与前总统蔡英文相比,总统赖清德就职演说抗中色彩更浓,不认为对话、让步能改变北京对台意图,直白讲出多数西方观察家和台湾人民的想法。

驻纽约办事处和纽约智库Network 20/20合办「前瞻未来:赖政府的安全及经贸政策走向」研讨会,邀请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实力计划主任林洋(Bonny Lin)、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资深研究员华特斯(Riley Walters)与谈,分别从安全、经贸角度展望赖总统执政前景。

林洋说,赖总统20日的演说展现美国关切的延续性,提及和平是唯一选项、不卑不亢维持现状、呼吁北京以对话取代对抗,且强调民主对台湾外交政策,及与其他民主国家连结的重要性,彰显台湾是在第一线面对威权的民主国家,也是国际民主供应链的重要环节。

与蔡英文2016、2020年就职演说相比,林洋形容赖总统演说涉及两岸关系的部分更现实,且较不含糊。

她表示,赖总统以「不能有幻想」强调中国对台湾带来的威胁,认为北京对台意图坚定,对话、让步无法说服北京改变路径,符合多数美国人观点;用字遣词方面,赖总统3度使用「中华民国台湾」名称,且说中华民国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有别于蔡英文演说对主权、独立字斟句酌的做法。

林洋说:「这一切对西方观察家来说都不意外,因为他讲出我们多数人和多数台湾人民的想法。」

赖总统就职后,邦交国教廷暗示想提升与北京的关系。林洋认为这是北京在政治面出手,但不必然代表教廷会改变外交承认,后续发展仍待观察。

林洋说,中国经济规模远大于台湾,不利台湾维持邦交。但过去8年,即使台湾邦交国减少,在国际上获得的支持仍全面增加,特别是发达民主国家,这反映在声明涉台的国家数量、台湾与民主联盟合作力挺乌克兰的程度上。

华特斯呼应表示,非邦交伙伴对台湾来说是关键,日本近年屡屡在文件中提及台海和平稳定,台美也可望透过21世纪贸易倡议等现有机制深化经贸合作关系。

展望经济,华特斯认为COVID-19(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汉肺炎)大流行刺激电子产品需求的荣景已告终,台湾经济蒙上阴影。所幸人工智慧(AI)题材正热,伺服器、高阶晶片需求旺盛,可望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支柱,但前美国总统川普如重返白宫且拉高关税,可能伤害台湾半导体产业。

这场活动吸引邦交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纽约外交使节团资深官员及智库、学界约60人出席聆听。

驻纽约办事处长李光章致词表示,台湾面对北京军事恫吓、经济胁迫、外交孤立,民众十分关切通货膨胀与薪资停滞,新政府缺乏立法院多数支持其政策主张,且要肩负维护台湾得来不易的民主与经济成就、捍卫主权之余改善两岸关系、在复杂地缘政治环境中带领人民迈向下一阶段成功的重任。

李光章说:「面对诸多挑战,赖政府已做好充分准备。」

评论:经济是赖总统执政首要之务,须消弭青年不满

(中央社)总统赖清德可能很快就会发现,中国并非最让他忧心的问题,更急迫的是台湾经济正朝错误方向前进:背离年轻人。薪资停滞、房价飙涨扩大不平等之下,台湾青年感到心灰意冷。

驻东京的时评作者培赛克(William Pesek)22日在《日经亚洲》(Nikkei Asia)以「台湾经济应是赖总统执政首要之务」(Taiwan’s economy should be Lai’s first priority)为题撰文指出,台湾的问题在于全球对支持人工智慧(AI)技术的硬体需求,或许无法长期推动经济成长。台积电等半导体巨擘今日看似称霸科技界,然而几个季度过后,谁又知道情况会是如何?

培赛克说,台湾目前驾乘全球技术周期、御势而行,并获益于美中稳健成长。然而,华府与北京在美国11月总统大选前夕争执不休,台湾或许会发现自身处境充满不确定性。

他指出,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结果可能让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重返执政,他计划对中国产品全面课征60%关税,这或许会对区域经济成长构成更严重冲击,亚洲晶片制造业者是否会因此面临压力?

除了前述不确定性,台湾经济现在也面临严重的既存问题,其一就是过度依赖出口。台湾今年3月出口年增率高达18.9%,但随著中国经济下行,美国利率依然高于亚洲预期,这又能维持多久?

另一项令人忧心的问题出自表面下的裂缝,1991年以来台湾贫富差距扩增至4倍。2021年底,台湾前20%最富有家户拥有的财富已是最底层20%家户的近70倍。

相对于仅微幅成长的薪资,房价不断上涨可被视为罪魁祸首;青年失业率超过11%。经济学家担心,台湾恐出现「人才外流」现象,30岁以下劳工前往海外寻找更高薪工作。

赖清德总统必须现在就迅速采取行动,制定政策提高生产力,并透过新创公司从头开始创造更多创新能量。

培赛克指出,台积电、富士康、华硕、和硕、广达及其他企业巨擘的成功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凸显台湾经济严重依赖半导体制造业。与此同时,从中国、日本到美国,各经济体现正大举投资国内晶片制造业。

如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科技野心有所斩获,或如果华府继续祭出更多新限制措施,这确实可能成为台湾的致命伤。至于今日人工智慧驱动的成长是否是可靠的经济引擎,这仍是一个问题。

台湾此刻一秒也不该浪费,应立即著手促进创新发展,并在科技业以外的领域创造高薪工作。赖清德总统必须改善国内社会安全网,应对生育率下降问题,以及加强诱因吸引日本、韩国、东南亚及西方国家投资台湾。

前总统蔡英文治理下,台湾对中国出口的依赖程度降至22年新低是一项壮举;然而,让经济成长带来的好处遍及全台2400万人民,民进党在这方面就没有那么成功了。

他说,来自北京的威胁是真实存在;尽管如此,赖清德总统的成败或许取决于他如何应对国内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

新闻来源

美专家:赖总统就职演说更抗中 讲出多数人想法(中央社) 评论:经济是赖总统执政首要之务 须消弭青年不满(中央社)

延伸阅读

赖清德就职演说分析:「新两国论」比扁、蔡更强硬,蓝白国会若不牵制恐加速台湾「回归祖国」 赖总统就职演说强调「两岸互不隶属」,美学者:未偏离蔡英文「四个坚持」路线 赖清德就职演说就是份赤裸裸的「台独自白书」,两岸关系在520那天已经彻底结束了

【加入关键评论网会员】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周独享编辑精选、时事精选、艺文周报等特制电子报。还可留言与作者、记者、编辑讨论文章内容。立刻点击免费加入会员!

责任编辑:翁世航
核稿编辑: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