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除了面临川普加征关税,也因汽车问题与欧洲发生争端,导致中国本土与外资企业酝酿产线外移。根据《金融时报》,苹果正积极在印度建立供应链,而供应商鸿海把设备移往印度时,却遭到中国阻挠,中国籍主管等人员也因技术性问题难以动身前往。

报导引述台湾电子厂主管说法表示,部分设备从中国前往印度时遭遇困难,不过对东南亚的运输正常。

印度官员指出,中国利用清关延误,阻碍零组件和设备流入印度,「电子业供应链已接获通知,不要在印度建立制造和组装业务」。

美国科技媒体《Rest of World》报导,据称鸿海已停止派遣中国工人到印度工厂,关键制造设备运往印度也受到延宕。

《金融时报》指出,这几个月北京当局加强部分工程师与设备离境的限制,还祭出新出口管制保留关键电池技术,另对关键矿物的处理技术加以限制。

分析家表示,北京采取的新策略,就是它曾痛批不公平的西方技术转移限制,而且似乎特别针对印度,部分中国企业指东南亚和中东的计划未受影响。

根据中央社,北京对重要技术的正式出口管制愈来愈多,适用全球各国。例如中国商务部1月提出管制措施,要限制锂开采及先进电池原料生产相关技术出口;中国在这两个领域都位居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