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发了一篇关于季羡林和牛棚的文章,还好评论区是很和谐的,没有什么不太正常的人。今天这篇文章算是我写的一个补充。
那10年,以及之前的几年,官方用的一个说法叫浩劫。确实是。而我所要说的就是这场浩劫的恶劣影响恐怕不只是像季羡林《牛棚杂忆》那样,只存在于纸面上、只存在于一些已不在人世或者将不久于人世的人身上。实际上我们今天的人仍然深受其害。
这场浩劫在影响层面上不是单纯的政治运动,虽说最初是政治运动,但很快就把影响扩展到各个领域,于是各行各业就全都深受其害。比如说我们今天说“卡脖子”,但其实很少有人去问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被卡脖子?至少在改开以后,我们没有人为地限制过任何科研领域的研发工作,从钱上来看,虽说比不上财大气粗的外国公司,但是毕竟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
问题出在一点:时间。
比如芯片和计算机领域。我们来看下面这一些东西:
苹果公司:创立于1976年
微软公司:创立于1975年
三星电子:创立于1969年
英特尔:创立于1968年
有没有发现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公司创立的更晚,比如台积电创立于1986年,高通创立于1985年,英伟达创立于1993年。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公司与其说是初创公司,更不如说是比他们更早的那一波公司进行人事重组的结果。他们所用的技术,他们所用的人,都产生于或者成长于六七十年代。
比如台积电的张忠谋是这种履历:“1961年,获公司支持攻读博士;1964年,博士毕业后重返德州仪器,历任锗晶体管部总经理、硅晶体管部总经理、集成电路部总经理等职。1972年,先后任德州仪器副总裁、资深副总裁,成为最早进入美国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层的华人。1985年,受孙运璇劝导,任台湾工业研究院院长;次年,创建全球首家专业代工公司台积电”。所以尽管台积电是86年才创立,张先生积累技术资本和人脉资本,却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事,而当时我们在干嘛,自然不必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