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张雄风台北21日电)国科会研拟科学园区第2次修正政策环评说明书,预订2050年新增用地需求达3000公顷,环团质疑会「毁农增污」;环委也认为报告内容不佳,应提分阶段需地计划,用水、用电及净零路径等也应规划。
环境部今天针对「新设(含扩建)科学园区政策评估说明书(第2次修正)」,召开专案小组意见征询会议。
政策研提机关国科会于今年5月1日,函送「新设(含扩建)科学园区政策评估说明书(第2次修正)」至环境部。根据资料,此案为增加储备产业用地,提供制造业根留国内所需用地,提高就业率并持续强化台湾高科技产业韧性,预先规划提出2050年科学园区新增用地需求为3000公顷。
根据资料,科学园区现况营运面积4472公顷,开发或规划中约869公顷,合计为5341公顷。
多组环团今天到环境部前抗议,指出最初2018年版本是2030年新设需地面积600公顷,2020年第1次修正成2036年需地1000公顷,这次第2次修正成2050年需地为3000公顷,但却完全不提这些土地要从哪里来;担心此计划毁农地、增污染,且有违国土计划法功能分区的规划。
环团表示,诸如废弃物处理、减碳规划、用水是否排挤民生等诸多议题仍有疑义;批评是「用科学园区来炒地皮 」。
环境部说明,此案属于政策环评,环评委员并无准驳权,但可提供建议。
环评委员表示,国科会是国内科技最高单位,但报告写得「满糟糕的」;过去科学园区开发数10年,到底有哪些问题,应该先检讨,而不是等环团提出;国科会应先盘点,拟出每一期、或是每一年需地到底有多少,才有办法讨论。
环委认为,报告所提对策层次太低。2050年国际趋势是净零,科学园区是否能承诺零废弃的目标、应如何达成;也应该要求厂商做净零路径图,这才是有格局。
环委指出,诸如用水、用电也应该要有估算,接下来要如何努力使用绿电等,国科会应该作为领头羊,提出政策承诺,如再生水至少达90%,要有更前瞻的规划。
国科会表示,用地需求为因应国际政经情势变化、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产业发展与国家安全关联密切,希望让产业根留台湾,巩固台湾半导体及AI产业领先地位;推动如「桃竹苗大矽谷」与「大南方新矽谷」计划,打造台湾成为人工智慧岛;后续会勘选适合区位,并循相关法令程序办理个案评估作业。
环境部表示,经综整各机关、环委意见后,此案将送环评大会请委员做最后确认。(编辑:张雅净)11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