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周四(23日)举行年度记者会,称去年起底个案比前年少逾四成。不过被问到去年有数十名记者被系统性起底及滋扰的投诉处理进度时,私隐专员钟丽玲指无法继续跟进。
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周四(23日)举行年度记者会。私隐专员钟丽玲称随著社会气氛转趋平和等因素,去年起底个案大减逾四成,不过去年有数十名记者被系统性起底及滋扰等事件,因事主未有提供资料而无法跟进。记协主席郑嘉如指,公署要求投诉人提供滋扰者的资料,这根本无法做到,她认为即使公署执法权力有限,但仍有权要求社媒平台移除内容等进一步行动。
-
社会气氛复和起底个案跌四成 97%与政治无关
检察官出身的私隐专员钟丽玲,周四在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年度记者会上,交代公署去年合共处理442宗「起底」个案,比2023年756宗大幅减少42%,并将跌幅归功于署方执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成效,以及社会气氛渐趋平和。
钟丽玲说:「我们收到起底投诉的分类,其实很大部分、46%是涉及金钱纠纷;另外25%、大约四分一左右,是涉及家人和感情纠纷。大家亦都会看到,政见纠纷的其实只是2.8%,所以如果说因为政见纠纷而起底其他人的个案,现时来说都真的很少。」
记者被起底非新鲜事 私隐专员:投诉「无法跟进」
她其后被《明报》记者问到,去年香港记者协会数十名记者被起底及滋扰案件,到目前为止的处理进度:「我记得我们收到两宗投诉,有一宗是转介给警方跟进,另一宗是我们再次联络投诉人时,投诉人没有再提供任何资料给我们,变成我们没有办法再跟进下去。」
记协去年9月披露,有数十名本地传媒及外媒记者被起底,记者、其家人、雇主等亦受系统性滋扰,主席郑嘉如当时形容此类行为是试图妨碍及吓退记者工作。但事实上,自「反送中运动」之初,就已一直有人针对记者作起底,包括当时《苹果日报》记者、现任或前任记协执委等。
记协主席:投诉人难提供公署要求资料
郑嘉如接受本台访问时透露,有记者向公署作投诉后,双方曾有书信及电话来往,但钟丽玲口中投诉人无进一步提供资料,是因为投诉人根本无能力提供,她说:「他们(投诉人)都收到私隐专员公署来信,当中就提到需要他们提供那些,怀疑泄露他们个人资料,即向他们起底那些涉嫌人士的身份资料,甚至是他们(涉嫌者)的联络方式, 所以因为这个原因(无法提供资料),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
不过,郑嘉如认为公署可能碍于执法权限而无法采取某些行动,但举例指有记者在私人社交网站发布的照片被人在Facebook公开一直至今,认为公署有能力进一步跟进。她又指,记协公开有记者被起底及滋扰后,寄信滋扰记者家人之类行为有收敛迹象,不过俗称「Trolling」,即以少数不明身份的帐户,在社交媒体指控个别记者为「港独」或发布煽动言论的情况就仍然存在。
郑嘉如:警、私隐公署加强执法能增业界信心
而记协副主席等受害人向警方报案后,警方曾向他们录取详细口供,但至今仍未有进一步回音。郑嘉如认为若警方及私隐专员公署加大力度调查及执法,会令香港传媒工作者更有信心。
她说:「最重要的都是在社会上有坏人做坏事的时候,如果他们看到执法部门对他们是无能为力的话,当然有可能会变本加厉, 或者根本肆无忌惮去做这些事情…抓到这些疑犯,然后作出恰当的检控和及后法庭惩处的话,我会觉得是对于阻吓这些犯罪行为最有力的方法。」
钟丽玲指,《个人资料(私隐)条例》有关「起底」的修订条文于2021年生效后,至去年12月底,公署共要求不同平台移除33,687个起底讯息,遵从率达96%。不过郑嘉如就指,如果公署能正视记者的求助个案,采取要求Facebook移除起底内容等行动,会更符合法例的立法原意。
编辑:温晓平 网编:李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