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大世界首富,马斯克和微软创办人盖兹在媒体上展开口角。盖兹接受访问时批评 DOGE(政府效率部)削减美国对外资助,会导致很多第三世界儿童早夭和病死,马斯克自然也反唇相讥,高呼盖兹是骗子。
这两个财富和能力都举足轻重的男人,除了个人恩怨,也是两种对「美国治世」的路线和理念。盖兹放下管理微软的工作,投身慈善人道事业。他的慈善基金会在 2000 年成立,活动至今已四分之一 世纪。关注和想要改善的东西十分多样,主要是教育、医疗、环保等,正如很多同类机构,其理念和格局自然是面向全人类公众。
一般人会视之为大型的善事,但事实上这也代表盖兹的意志和资金,参与了「全球的治理」。在治理中,好事和坏事都会发生。有很多人会获得帮助,慈善家得到名声同满足,但如果搞不好,在人们眼中他也得负上某种治理失败的责任。因此多年来网上对于盖兹基金会的批评甚至阴谋论都是不绝于耳。《刺针》、世界卫生组织都曾批评过盖兹基金会。
这种国际善事和援助,在外人看来是强者富者的道德义务,理论上也会带来扩张美国影响力的长期效果。 USAID(美国国际开发署)被大削预算之后,笔者的港、台朋友之中,一般会分为两种阵营势成水火。
一种人觉得 USAID 有很多浪费,美国应该专注令自身再次强大,「固本培元」,这才能为世界(民主自由阵营)带来信心和保护。另一种人觉得,美国一刀切削减援助,不只会令很多受助人群突然失去一切,可能会死人(盖兹的论据),最后还会令其他国家倒向「威权阵营」,加速美国软实力的衰落,最终是得不偿失。
两边都有自己的理据,也不见得历任总统只用一种手段治国。只是当前现实下,川普政府对于公帑如何使用,有非常坚持的查帐狂热( DOGE 的成立)。要减少浪费当然是纲领,但深层的政治哲学上,他们也有很多人渐渐觉得,美国的对外付出,是无助巩固美国治世(或者霸权)。
他们认为这只是疲惫自身,目标渺茫,很难结出成果。也即当下有不少人,其实已经不奢望美国式价值观和理念能够复制出去,只求自己保持国力就很好。
或者说是他们没了那种戆直的自信心。情况已经跟二战之后美国发起马歇尔计划拯救和包办欧洲的情况不同。况且那么多年之后,连欧洲跟美国的关系也已相当恶化,矛盾有时明显摆上了台面。欧、美都在寻求从一个「大集体」中「独立」出来,都在寻求战略自主。
之前的「制度投资」帮助美国成为二战后主要规则制订者,但当越来越多人觉得,「国际关系」有著「边际报酬递减效应」,就会开始欢迎孤立式的、谈判式的做法。他们历史上,孤立主义是不时会被运用的。
川普也可能信仰类似的东西。表面上川普的语言和谈判风格很霸气和反复,但他和他背后的美国人,可能是一班私底下对美国力量的评估非常悲观的人。觉得子弹不多,要慎选发射时机和对象。
就像川普无论怎样大嘴巴,如何把美国说成第一,但明白人都会感觉到川普作为总统,是比之前的人更不愿意打仗或者随便浪费美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