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航失踪遇上失智症父亲 里米尼剧团诠释「消失」

里米尼纪录剧团《All right. Good night.》以文字投影搭配扎弗拉昂室内乐团现场演出,呈现关于「消失」的诗意。图/国家歌剧院提供 ©Merlin Nadj-Torma_4

德国里米尼纪录剧团每次来台演出都成话题,5月24日周五至26日该团将首次登上台中国家歌剧院,带来以马航失踪事件与失智症父亲为灵感的《All right. Good night.》,以文字投影搭配扎弗拉昂室内乐团现场演出,呈现关于「消失」的诗意,舞台有如活的多层次立体有声书。

里米尼月前才以《这不是个大使馆》在台北获得热烈回响,剧团指出,他们主创人包括海尔嘉德.郝珂(Helgard Haug)、史蒂凡.凯吉(Stefan Kaegi)、丹尼尔.魏策尔(Daniel Wetzel)3人,之前来台作品多半由史蒂凡主创。《All right. Good night.》则由海尔嘉德执导,特见女性细腻与艺术魅力。

郝珂在该剧将父亲的失智症与马航失踪事件连结,加上多媒体投影及作曲家芭芭拉.摩根史坦(Barbara Morgenstern)为该剧量身打造的音乐,引导观众阅读、投射和想像关于「消失」的种种。演出以来深获好评,入选2022年德语剧场界最具指标的柏林戏剧盛会年度10大推荐。

之前该剧在智利演出时曾制作西班牙语版,这次来台也特别「在地化」,不但制作中文版,以国语发音,搭配中文字幕,剧中每个段落的开头,也由团队戏剧演员苦练中文口说,搭配多位台湾的声音演员。舞台上的斜坡、沙滩场景的砂石都在台湾制作、取材,道具铁削车也向铁工厂租借。

最早邀请里米尼来台演出的策展人耿一伟分析,该团非常擅长运用科技、并纳入观众或素人演员的演出及游戏感,充满创意与剧场性,避免让纪录剧场变成剧场版的纪实报导。

他说,在《All right. Good night.》中,海尔嘉德则借由现场音乐演奏和文字投影的搭配,展现文献本身具有的感性力量,也打开文字在剧场中的空间性。

和里米尼多次合作的资深剧场人温思妮指出,依照里米尼典型的风格,海尔嘉德应该会找一些马航事件乘客或失智症患者的家属上台,但这次没有「日常专家」上台,而是透过海尔嘉德的文字和作曲家芭芭拉的音乐,一起打造观众集体的脑内电影院,温柔地诉说生命中的消失、缺席与不确定。

该节目同为「2024台积心筑艺术季」节目之一,台积电文教基金会表示,他们自2003年起每年举办台积心筑艺术季,至今逾20年,期待在春夏交接之际,以艺术作为献礼,为国内民众带来更多元视角的艺文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