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水獭再现澳 研究团队冀做好保育 勿让原生物种只在园内见

团队在路氹海岸拍摄到身体矫健的成年欧亚水獭(相片由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提供)

相隔多时,珍稀的欧亚水獭(Lutra lutra)再次在澳门出现,去年(2024)下半年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下称嘉道理农场)在十字门水道澳门边的红树林拍得一批珍贵欧亚水獭影像。嘉道理农场水獭研究项目负责人杨剑焕认为,在地少且高度都市化的澳门发现濒危欧亚水獭非常难得,若横琴与澳门之间可做好水獭保育,日后便能成为重要物种来源,可以向周边城市扩散。

杨剑焕指,在澳陆生兽类不多,保育本地物种好重要。现时澳门有本地种水獭,市民和政府应保护好其生活环境,让牠们留澳生活,避免牠离开或消失,在其他地方被捕,最后将珍贵的原生物种放入动物园让市民观看。

偶然在横琴拍到水獭团队料为数不少

杨剑焕及研究团队成员去年4月首次来澳,上半年陆续在氹仔、路氹海岸及附近的红树林,在十字门水道发现欧亚水獭踪迹,其后又在下半年拍摄到欧亚水獭影像。在澳门找寻水獭的旅途,一切要从横琴讲起。

杨剑焕目前在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担任中国保育部保育经理。他指出,团队在2016年首次偶然在横琴西边发现水獭,亦拍得相片,令团队深感惊喜,因为整个珠江口已多年没有水獭的记录。

他又称,嘉道理一直做生物保育工作,近年特别关注水陆两栖物种水獭。水獭相当有保育价值,既连接水陆生态系统,也是淡水湿地的顶级捕食者,在维系生态系统方面非常重要。

以往珠江口及整个广东有很多水獭,自五六十年代起,由于保护意识低、缺乏动物保护条例,加上打猎等原因,使水獭的数量大幅下降。「有段时间唔知道仲有冇水獭喺整个广东、在珠江口地区。香港嘅水獭都曾经以为系灭绝,到咗上世纪八十年代先有人喺香港见到水獭。」香港或广东的水獭虽未灭绝,但数量一直很少。当团队在珠江口见证水獭踪迹后 ,团队认为值得去做更多深入调查和研究,看看牠们现在的状况、生活环境有没有受到什么威胁。

(由左到右)研究团队成员杨剑焕、许家耀及梁帼颐

至于目前在横琴的水獭数量、状况如何,杨剑焕表示,仍需做大量研究才能得知,但工作不容易。「(数量)都唔算少,至于有多少,比较难去估算到种群数量。」目前团队对水獭的了解还是很少,牠行为很隐蔽,晚上才出来,身体上亦没有什么图案,不像老虎或豹般有花纹,一拍到影像就能确认一个个体 ,可以知道数量。「水獭系冇(图案),每只水獭都系一样嘅, 所以数量去到什么程度 ,其实系唔太清楚。」

他又称,团队计划进行DNA检测,希望透过DNA了解有多少个体,但在技术难度上有很多挑战。「如果从比较直观嘅感觉,从发现水獭踪迹、行迹嘅容易程度等嚟睇,对比珠江口其他我哋有开展调查嘅地方,我觉得横琴岛(水獭数量)算系多嘅,系OK嘅。」 

在澳见水獭意料之内亦 

横澳一水相隔。继于横琴偶遇欧亚水獭后,团队去年再于澳门遇见水獭,对杨剑焕而言既是意料之中亦非常惊喜。横澳两地间水道这么窄,「澳门有水獭都系理所当然,好surprise嘅系澳门红树林面积都细,澳门(面积)咁细、 人口密度咁高,人为干扰都颇大,佢依然留喺度 ,都系一个好surprise嘅地方」。

至于发现水獭的确实位置,杨剑焕则指不便公开。水獭是领域性很强的动物,需要较大活动领域 ,并非只在固定一个地方出现。为了觅食,牠可能在整个氹仔、路氹和路环 、十字门水道游来游去。

团队在路氹海岸拍摄到身体矫健的成年欧亚水獭(相片由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提供)

「整个十字门水道嘅红树林都系佢哋嘅活动范围。活动范围好广,一晚可以游几公里,甚至是十公里。⋯⋯喺整个红树林区域,同埋成个海岸,人为干扰比较少啲嘅地方,都系佢哋出没嘅地方,喺𠮶度、去海边𠮶度捉鱼食、 上岸去休息。」

水獭在澳能觅理想栖息地?

近年路氹一带发展迅速,酒店、赌场、高层住宅林立,白天不少地方热闹嘈吵, 一到夜晚则是灯光璀璨,光害严重。路氹一带的红树林可是水獭理想栖息地?

对此,杨剑焕则表示,水獭的适应性「都几强」,可能已经见惯灯光,亦不是对环境特别敏感、需要很原始环境的物种。「 佢又唔会话完全有人、 有光,就唔喺度生活⋯⋯其实佢系可以忍受一定程度嘅人为干扰, 但就唔好太多。所以就系点解佢选择夜晚先出嚟。⋯⋯ 如果唔系,亦唔会喺澳门、香港出现,我哋(两地)嘅生态环境其实系改造咗很耐。」

无论在澳门、香港或大湾区其他地方,团队所记录到的水獭基本都在晚上活动,也因为这些地区在白天的人为活动很多,「欧亚水獭是比较怕丑、 佢比较惊人。」杨剑焕指,只要水獭在澳门找到觉得安全的地方,在夜晚活动时没有人骚扰、没有人打牠,水域有足够的鱼,就有可能留下来生活。以往人为攻击或捕捉,是对水獭是最大的问题。

研究团队在澳门海岸进行调查寻找水獭的踪迹(相片由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提供)

现时团队仍需要对水獭继续做调查,包括红树林出现的水獭是否整天逗留在这里、是否长期在澳,还是间中从横琴游过来、澳门是否能够长期可以支援到一个小小的水獭家庭。

然而,团队现时资源及人力有限,约两个月一次从港到澳,计划调查澳门其他不同地方,找寻水獭的踪迹、了解澳门的水獭数量及状况如何。澳门东岸、西岸、北边,甚至澳门半岛南边的湿地,都是有潜在可能会出现水獭的地方。团队都希望尽量看看,开展调查及收集数据。现时团队尚未有澳门成员,暂得到澳门市政署的协助。

珍稀物种再现澳义何在? 

杨剑焕及团队成员指出,澳门上次影到水獭踪迹应是2009年。相隔十多年再遇水獭则有多重意义。澳门地方小、湿地面积小,而且高度都市化,「你都估唔到仲有一个咁濒危嘅物种。」香港现时水獭数量亦很少,曾有学者认为香港水獭是极度濒危的物种,有大学团队做了两年的研究,亦只找到7只水獭。

 然而,杨剑焕认为,横琴与澳门水道相连,整个琴澳的水獭应是一个大的种群。牠们没有边界之分、是游来游去,「我哋会觉得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种群,见到的踪迹和见到的频次都很多⋯⋯所以要保护好这么难得的、健康的种群,意义很大。」

他表示,尤其澳门的陆生兽类不多,在珠江口很多地方的水獭已经消失,如果澳门的水獭保护好,再保护好大湾区整个湿地系统,未来琴澳的水獭可能是很重要的物种来源,再扩散出去。

团队在氹仔海岸找寻水獭踪迹。

「我哋保护好澳门、保护好横琴呢个咁难得的种群就很重要。⋯⋯相信澳门政府也好,市民也好,大家都好珍惜澳门所有嘅生物。现在呢只水獭,咁可爱得嚟又好濒危, 珠江口很少地方有水獭,而且又是国家级保护动物,系好难得嘅事。」

据嘉道理农场介绍,中国有三种原生水獭——欧亚水獭、亚洲小爪水獭和江獭,都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 

如何保护水獭?食住行有保障

杨剑焕指,水獭赖以生存的环境与人类无异,食住行都需要有保障。充足食物如鱼类、干净的淡水、人为干扰少的安全环境。一方面,本地水域要确保不会出现过度捕捞情况。据团队目前在澳所见,河口、红树林并没有出现大量捕鱼情况。

另一方面,干净淡水对水獭亦十分重要,虽然水獭在海边活动,但喝淡水,尤其对在海边如珠江口等生活的水獭,山上流下来出水口就是很重要的淡水来源。「我哋点样去保护好我们嘅淡水资源、河溪,亦都系很重要」。无论澳门或珠江口其他城市,都要保护好淡水资源,避免河流遭污染。

至于住方面,澳门一定要保护好水獭的栖息地,不要去破坏,亦不要有太多人为干扰。如果晚上干扰很大,可能会影响水獭利用澳门成为栖息地。

而另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垃圾污染。团队曾经在珠海很近澳门的地方,拍摄到有水獭的颈部被塑胶箍住,无法甩开,且被卡住一段时间。有时渔民向海洋扔渔网垃圾,飘浮渔网卡住正在捉鱼的水獭,甚至导致牠们死亡。市民及政府都应关注海洋垃圾对保育而言是个重要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