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恩 | 执政周年民调回顾:挺过乱流,僵局未解

 


分立政府的难题

2023年9月,总统大选前四个月,我在《思想坦克》专栏提到各党派支持者都非常稳定,彼此之间极化严重

过去这三次的预测,都是基于对台湾总体民意的一个判断:各党派支持者都非常稳定,但彼此之间极化严重。这个现象在各党派支持者出现了各自的资讯收集管道、彼此累积同温层、对事实层面的理解越差异越大之后则更为稳固。

在赖清德政府执政周年至今,假如我们摊开各家民调,基本上都呈现了类似的趋势:赖清德刚上任时维持稳定四到五成的支持度,接著在执政过程中碰到乱流,这中间经历了青鸟运动、风灾、柯文哲被关、释宪、预算案争议,让赖清德政府的民调与支持度一度下挫,但到最近又有些微回升,回答满意的人数、支持民进党的人数,都大致与赖清德刚就任时接近,或者略为下降。从这数字来看,可以说赖清德已经稳住了第一年的初期支持基础。过去每届总统在第一年执政都会遇到大乱流,而赖清德政府算是度过了这个乱流──或者,也可以解释是,民众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状态,并且已经对这状态有了各自的责任归属。甚至连股票数字,在经历大风大浪之后,也回到了就职之初的状态。

然而,假如我们观察不满意度、未表态、国民党、以及民众党支持度的话,则呈现一个很有趣的状态。首先,大部分的民调都显示,国民党支持者的比例在这一年来下滑严重,许多在2024仍跳出来投给侯友宜的人,在这段时间的观察后又回到无党派去了,而国民党内则更多韩国瑜以及傅崐萁的支持者。而在同时,民众党的支持群众虽然略微下滑,但是剩下的人的忠诚度与动能都更高,因此目前已经止跌,并始终维持在与国民党相加略等于民进党的比例,也与我之前预测相同。总体来说,这意谓著这段时间的无党派选民增加了。

无党派选民增加,且对执政者不满意度变高

但这些增加的无党派选民,并没有被赖清德执政给吸引。这些选民在这一年来,虽然没有投向反对党的怀抱,但各项民调也显示这群人许多对于执政并不满意,因此从去年就职日时的未表态,逐渐变成今日对赖清德不满意。假如我们观察各家民调数字,都可看到满意的群众比例先降再弹回来,但不满意的比例则是逐渐累积上升、未表态逐渐下降,尤其出现在无党派选民开始表态不满上。

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因为这群无党派选民,比较多还是在意结果论,也就是执政党的政策产出为何。执政党喊冤受到预算牵制影响,但是这群选民还是认为执政党总是有办法可以解决或绕过这些问题,如同我之前的专栏文献回顾,大罢免必须争取无党派选民支持才会成功

这样的僵局,对于赖政府接下来的运作会更为困难。已经有部分无党派从未表态改为不满意,那剩下能争取的未表态无党派比例就更少。因此,假如要为这一年赖政府面对的台湾民意下一个注脚的话,我会总结为「挺过乱流,僵局未解」。民众可以理解宪政僵局,但要转为对大罢免或接下来选举的支持,民众仍认为身为总统的赖清德与执政团队应该有刻画愿景、议程设定的表现。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决策团队跟宣传团队的扩大都会是有帮助的。

作者为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政治系副教授。在台中一中被选进数学校队,接著考取台大电机系后想当个科学家。在椰林绕了一圈后,觉得还是人类有趣多了,于是跟著数学一起投入研究政治,成了政治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