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中校长钟定先(右)居中帮忙,周朝南(中)从基隆明德国中校长手中拿到这张「迟了半世纪」的荣誉毕业证书时,热泪盈眶说「我毕业了」。图/基隆高中提供
历经60多年矿工岁月的周朝南,现在是瑞芳煤矿文史守护者,已经高龄81岁的他,当年14岁时家遭变故未完成初中学业时就辍学,去当小矿工为生活打拚。昨天他从基隆明德国中校长手中拿到这张「迟了半世纪」的荣誉毕业证书时,热泪盈眶说「我毕业了」,现场如同孙子年纪的毕业生,响起热烈掌声。
最近值毕业季,但昨天基隆市明德国中这场毕业典礼有一个很特别的「毕业生」,现场不是离情依依,而是充满感谢与欢喜。
周朝南说,当他从徐仁斌校长手中接过荣誉毕业证书时落泪都快掉下来,他深深感谢基隆高中校长钟定先居中帮忙,帮助他实现了这个魂萦梦系的愿望,明德国中的荣誉毕业证书,不仅弥补了他学业上的遗憾,更是对他一生努力的最高致敬。
周朝南当年就读「基隆市立中学」(现今明德国中),每天从瑞芳远道基隆念书,但14岁时,父亲发生矿灾受伤严重,他不忍只母亲独自工作养家,选择中辍与母亲到矿坑工作,小小年纪就加入家族矿工行列。他从矿坑零工做起,17岁就正式成为矿工在瑞三煤矿工作,历任采煤工、支撑工、掘进工等职,后来升任领班与矿场安全管理员,每天都冒著生命危险工作,见证瑞芳煤矿的一页沧桑史。
周朝南从矿工到现在成为侯硐文史工作者,基隆高中「在地走读趣」的历史老师吴美慧,得知他的沧桑岁月过往后,既感动又钦佩,向钟定先说了他中辍至今抱憾心愿后,钟校长著手促成这段美事。
猴硐矿工文史馆的志工与学生分享矿工艰难工作的点点滴滴生命故事,周朝南更以自身的故事奉劝学生要珍惜就学机会,因为他多年前家逢变故而无法继续就学,至今仍深感遗憾。
周朝南说,当年能有机会念书很不容易,他辛苦地念了2年,但因家中困境不得不辍学,父亲是矿工,不幸负伤;母亲是女矿工,收入微薄。为了帮助妈妈,他只能放弃学业打零工。
周朝南勉励学生珍惜读书的机会,他提及矿工的历史价值,当时矿工为台湾的经济、国防和能源贡献巨大,是第一代的拚搏者,他为此感到无比骄傲;读书是件大事,希望学子们好好求学,能够有知识与学养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
2018年周朝南成立「新北市矿业退休人员交流协会」,2019年创立了「煤乡矿工文史馆」,致力于保存台湾煤矿文化。钟定先说,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见证,更是对台湾矿工历史的深情守护,也是基中学生很好的典范。
周朝南从基隆明德国中校长手中拿到这张「迟了半世纪」的荣誉毕业证书时,热泪盈眶说「我毕业了」,现场如同孙子年纪的毕业生,响起热烈的掌声。图/基隆高中提供周朝南从基隆明德国中校长手中拿到这张「迟了半世纪」的荣誉毕业证书时,热泪盈眶说「我毕业了」,现场如同孙子年纪的毕业生,响起热烈的掌声。图/基隆高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