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最近來去自如地在香港和台灣演講,並公開要求中方釋放黎智英。中港政府一反常態,沉寂6天後才出動「嚴厲譴責」。值得留意是,期間正值特朗普(Donald Trump)正式重返白宮,美中兩國交鋒起伏跌宕。有中國專家分析指,當中「轉捩點」似乎是中俄元首通話;又指出雙方開局「吹和風」只屬表面跡象,美國絕不放棄強硬應對中國威脅,而中國亦繼續借助規避制裁和軍援,拉攏俄羅斯、北韓和伊朗,對抗美國的打壓,料「美中關係日後不會處於風平浪靜」。
- 王毅與「魯」比奧通電話 叮囑魯比奧「好自為之」
- 特朗普與習近平通電互釋善意 雙方公布的討論內容不盡相同
- 中俄領袖視像會晤數小時後 特朗普警告普京並考慮加中國關稅
- 彭斯訪港籲釋放黎智英 鄧炳強批評「居心不良」
- 特朗普上任港府即縮 李家超回應放黎智英:任何政治壓力都唔應該
過去幾年港府都會在一天內,就出動「反駁隊」批評美國對香港國安案件「指手畫腳」,但在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之際,突然異常沉默一段時間。
彭斯上周四(16日)高調赴香港出席瑞銀關門論壇,港府被傳媒追問會否就「黎智英案」去「邀請」彭斯「協助調查」時,竟拒絕回應。據《華爾街日報》和《路透社》報道,彭斯最後不但順利進出香港,更於演講中明確表示,中國若要「向美國人民或自由世界傳達善意」,短期內「最有力的舉措莫過於釋放黎智英」。
然而,港府仍默不作聲。直至周三(22日),中央駐港國安公署發言人於在官網上發文,不點名地指「就有媒體反映」彭斯對香港審理有關國安案件「妄加評論」,批評彭斯是「在進行政治操弄」,「妄圖干預香港司法」,署方予以嚴厲譴責。
同日,作為港府「反駁隊」之首的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終於出動,透過親北京的《文匯報》炮轟彭斯呼籲釋放黎智英是「居心不良」,意圖「妨礙司法公正」,亦干預香港法治及維護國家安全工作,並代表港府作出反對和譴責。
程翔:中港「忍了6天」是配合北京對美示好的姿態
中國問題專家程翔分析時形容,中港政府「忍了6天」才譴責彭斯,是配合北京對美國示好的姿態。他說:「黎智英見彭斯是(國安案件)罪状之一,但是居然讓彭斯可以大搖大擺來香港演講,然之後去台灣,又呼籲釋放黎智英等,這是(中方)對美國示好的姿態。
回顧過去1周,迎接「特朗普2.0」時代,美中雙方開局的確「吹和風」,包括中國副主席韓正周一(20日)破例出席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儀式;同日特朗普與習近平通話,又指100天內訪華,亦未有即日公布對華加關稅,及暫緩Tiktok禁令。
惟隨後中俄通話數小時,特朗普隨即公布最快2月1日開始對中國加徵10%的關稅,並簽署行政命令,為TikTok禁令提供75日寬限期;而在中方譴責彭斯不久,美國兩黨兩院周四(23日)表明爭取「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
程翔認為,美中雙方中途突然緊張,或因中俄通話釋出了令美國不滿的訊息。他說:「在簽署行政命令時,特朗普流露出對普京的不滿。特朗普曾說,解决俄烏戰爭的責任是在中國。因為普京不肯接受特朗普的和解方案,背後就是因為他還有所恃。中國在後面給了各種各類的支援,包括用香港來做俄羅斯規避國際制裁的一個窗口。」
不過,周五(24日)美中又有軟化消息,包括特朗普透過美媒《FOX新聞》表示,現階段「寧願不使用關稅」來對付中國,並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主動」致電通話,氣氛是友好的,認為雙方可以在公平貿易上達成共識。
特朗普說:「我們對中國有一個非常大的籌碼,那就是關稅。而他們不想要這些關稅。而我也寧願不必使用它。但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壓力。中國的大量資金來自美國。他們用這些資金來建設軍隊。這不是很瘋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