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岑浩辉在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出多项助青年就业及创业的措施,其中一项是每月资助35岁或以下高校毕业青年到大湾区就,每月5千澳门元(下同),最长18个月。岑浩辉强调,该措施只是阶段性的鼓励措施。「青年对澳门好重要」,不想见到他们无所事事、「好快脆」放弃理想,故自己提出该措施,鼓励青年争取更开濶的就业空间,提高自己、扩濶视野、吸收经验,但「舒适圈系有一个阶段」,若恒常资助,政府财政状况未必能应付,留澳工作的青年亦「可能会有谂法」。
岑浩辉昨(14)日列席立法会发表施政报告,其中助青年就业措施句括,增加赴内地指定企业实习岗位数量,澳门大专学生内地实习计划新增至520个名额,完成实习后每人津贴5千元。
另一新措施就是支持青年到大湾区就业,对前往大湾区内地9市及横琴合作区内指定企业就业的35岁或以下高校毕业青年,于其就业期间补贴每月5,000澳门元,补贴期最长18个月。
至于有关助青年就业创业方面举措包括,为青年构建「学业、就业、创业、事业」全链条支援服务体系,以及研究将「职出前程实习计划」、「青年创业援助计划」等延伸适用至赴内地发展的澳门青年。
在施政报告记者会上,有媒体问及资助青年大湾区就业措施会否变为恒常性。岑浩辉回应指,该措施属阶段性鼓励措施。青年对澳门好重要,惟本地以旅游博彩为主,相对正常经济体系尤其大湾区本地就业空间窄。「本地青年读完书返澳后,除咗(从事)旅游博彩、公务员,咁点呢?唔一定啱佢做,佢亦一定想唔咁快脆放弃自己理想。但系如果唔做嘢,对我哋青年嚟讲,系唔系好事?所以政府阶段性协助佢到大湾区就业。」
他又指,大湾区市场濶、行业多,无论本地青年读甚么专业都可找到相应的专业,「可以叫佢哋去争取,锻炼自己、扩阔视野、所以今年我提出呢个,而且系无其他条件⋯⋯佢哋可以闯下,所以只能阶段性,不能长期性」。现时在部分大湾区地方如横琴都推行资助措施助青年,在参考香港等地,相关措施都是阶段性。
岑浩辉又表示,每年本澳有数千大学毕业生,「若长久性,每年六万一个人,呢个要睇政府财政状况,可以资助几耐」。又希望本澳年轻人可以按照自己意愿去发展职业生涯,「我对佢哋有信心」
岑浩辉:优先保障本地居民就业 动态调控外地雇员数量
在施政方针中有关就业方面,岑浩辉又强调优先保障本地居民就业,输入外地雇员仅为补充本地人力资源不足,当局会动态调控外地雇员数量。
他又指出,特区政府会严厉打击非法工作与虚假聘用,完善本地员工晋升机制,推动落实综合旅游休闲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本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