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大陆电动汽车等产品接连发起反补贴调查。路透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接连发起反补贴调查,有分析称双方正处于贸易战边缘,中国官媒今天扬言已有充足的反制手段,如果欧洲继续采取行动,中方将不得不祭出一系列措施予以回击。
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今天晚间在微博发布「独家披露」,引述不具名知情人士作以上放话。
玉渊潭天点名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发起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引发德国总理萧兹(Olaf Scholz)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公开反对。
文章称,范德赖恩为首的部分欧盟政客炒作所谓反补贴调查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一个细节足以说明问题:去年7月,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Raimondo)开始渲染中国电动汽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文章并指出,过去几年,范德赖恩在一些问题上与美国政客「亦步亦趋」。这样的行径,引发了欧盟不少国家领导人的不满。今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就公开表示,欧盟执委会主席的职责是捍卫整体利益,不能过度政治化。
玉渊潭天指范德赖恩自己开启了欧洲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补贴时代」,去年2月1日正式推出「绿色协议工业计划」。这一计划原本是为了提高欧洲在清洁能源领域上的竞争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歧视性补贴的问题。
文章引述统计称,欧盟向电池制造商提供了30亿欧元补贴。当前,有至少7个欧盟国家为工业投资提供土地补贴;至少11个国家为企业提供优惠贷款。
文章还指欧盟在农业领域也存在大量补贴情况。根据欧盟2023至2027年中期预算,欧盟直接支付给各成员国的农业补贴为1940亿欧元,年均388亿欧元;而有研究表明,欧盟农业补贴的82%可能都流向高排放畜牧业。
文章称,「从这些数据中就能看出,部分欧盟政客叫嚣著对中国企业发起反补贴调查,完全是单边主义、双标主义的体现」。
玉渊潭天宣称,「针对部分欧盟政客打压中国企业的行径,中方准备了充足的反制措施」。
文章引述熟悉经贸领域的律师沈倩称,在包括葡萄酒、乳制品等在内的欧盟农产品,都非常依赖中国市场。
沈倩表示,欧盟的补贴行为、倾销行为导致中国相关产业受到了实质性损害,中方也有必要以实际行动展现中方维护中国企业利益的决心。
文章并提到,除了农产品,欧盟在航空器等领域同样依赖中国市场。空中巴士公司最近发布的报告预计,中国有望超过欧美,成为全球最大航空服务市场。这对于欧洲航空器公司意味著机遇,而某些欧盟政客意图打压中国,无疑是在「吃饭砸锅」。
文章还称,「中国业界对欧盟的补贴政策和恶劣做法非常不满,认为这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产业的利益,呼吁政府利用一切手段予以反击,包括发起反补贴反倾销调查」。
玉渊潭天最后表示,当前全球共同面临气候危机与挑战,中欧只有共同合作,才能应对危机,「是成为随美起舞的政客,还是成为像德国前总理梅克尔(Angela Merkel)一样的政治家,这是摆在欧洲这些领导人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欧盟执委会去年10月宣布对中国出口到欧盟市场的纯电动汽车(BEV)展开反补贴(anti-subsidy)调查,以了解中国供应链是否受益于违反欧盟及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政府补贴。
据欧盟法规,此案应于13个月内调查完毕,但启动调查9个月后便可针对中国电动车施加暂时性补救措施,也就是7月上旬起,欧盟随时可能对中国课征惩罚性关税。
范德赖恩日前表示,欧洲必须阻止中国获得大量补贴的电动车涌入欧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