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湾一带为本澳重要商业区。
工联副理事长、直选议员梁孙旭指出,揾工难、提升居民就业素质是社会、劳工界较为关注的问题,而早前特区政府亦提出「动态调控」外地雇员数量,设定聘用本地雇员的最低比例。针对文职、技术等具发展前景、本地雇员愿意担任的工种和职位,特区政府应设定聘用本地雇员的最低比例,以保障及提升本地雇员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梁孙旭:部分行业本地人只能兼职和做短工 遭受「开工和收入不足」
梁孙旭以「就业质量需政企民协同提升」为题提交书面质询。他指出,本澳近年经济发生变化,在行业智能化、电子化以及外雇等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就业抑或待业的人士,都面临就业的困难,例如外雇较多的行业,其薪酬一直被压低,一些如餐饮业、零售业、建筑业、服务业、文职等行业的本地雇员难以与廉价外雇竞争,甚至本地雇员只能从事兼职和短工,出现 『开工和收入不足』的现象。」
他续指,不少中高龄人士面临被裁员或长期失业的状况,而毫无经验的毕业生求职更加困难重重。此外,一些雇员及求职者亦未能适应行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提升个人的就业竞争能力。因此,解决揾工难、提升居民就业素质是社会、劳工界较为关注的问题。
梁孙旭又称有留意新一届政府加强对居民就业的重视,从不同的政策措施支持和协助本地居民就业和晋升,包括设立「促进就业协调工作组」,在公共工程招标文件中列出优先本地人就业条件,以及设定聘用本地雇员的最低比例等。「要落实有关的工作,需要因应劳动市场的客观情况,调整和优化完善的就业政策,并严打劳动市场中的各种不法行为和做法,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故此,他要求当局代交在「动态调控」外地雇员数量,公共工程招标文件中列出优先本地人就业条件,设定聘用本地雇员的最低比例方面有何具体方案;以及当局能否进一步研究率先将一些大企、具发展前景、本地雇员愿意担任等合适的工种和职位,例如文职、技术职位等设定聘用本地雇员的最低比例,以保障及提升本地雇员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梁孙旭又问及当局如何转化「职出前程」等各项实习计划为职位;当局有否其他的就业辅助和鼓励措施,以支持包括青年、中高龄人士就业;以及早前公布的「促进就业协调工作组」及综合职业培训平台有何工作和推进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