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北京「当好局中人」 给香港真金白银和新领导班子

作者:杜耀明
RFA 20250109

特首李家超任期刚好过了一半,香港经济渐入险境,官方吹嘘多年的「由治及兴」遥遥无期,政府财政严重入不敷支,反映《国安法》下新香港的经济无法重上正轨。更由于政府改变角色,转为主导经济发展,也就要负担无法承受的开支,当局亦陷入财政赤字的结构危机。

其实特区财政危机早已写在墙上。随住以十万计中产家庭移民海外,世道人心不稳,加上大陆经济衰退不振,既打击整体经济,也削弱楼价及政府卖地收入,导致过去三年(22/23-24/25年度)政府平均每年赤字超过1800亿元,今年估计更接近2000亿,而预算总开支达到7769亿元,但收入估计大约5800亿元,还不够开支的四分三(74.66%)。

公务员减薪成效有限 须大刀阔斧斩「白象工程」

不过,面对近几年的大量财赤,特区当局在工程开支方面不退反进,由24/25年度起连续五年,每年的工务工程开支都有九百亿元左右,接近公务员全年薪水的九成。换言之,政府要认真减少财政赤字,单向公务员人工打主意成效有限,因为减薪3%相信已招致怨声载道,但只省下不到三十亿元,倒不如大刀阔斧推迟两至三成工程项目,减少的工程费以至收地赔偿,将可达到三四百亿。

政府取难不取易,自有其政治经济考虑。目前建筑业及地产业就业人数超过三十万人,以2023年计,建造工程总值约2700亿,其中公营地盘工程的产值约占三分一,若减少三成政府工程,将导致工程总值下降一成及大量失业。

当政府年年有余,以公帑投入工程开支,不失为经济下行时的应变策略。问题是,香港库房日渐空虚,只剩六千亿元左右储备,若扣除已发债2500亿,及未来五年发债总额6200亿,特区当局将欠债3000亿左右,大约是今个财政年度四、五个月开支,当局日后每年单是债务开支便达到一千亿元。若到时香港经济还未走出阴霾,不知可以怎样撑下去。

港官历练不足 启德项目搞了二十年仍未完成

特区当局感到百上加斤的,是必须担起新时代新任务:发展经济。其中的问题除了涉及大量公帑,发展计划的规模以至部署,都超出香港官员的经历。例如开发北区都会计划,政府估计需要投入大约2250亿,开发基建,还要率领商家参与发展。但大量工作加大洒金钱过后,这三千公顷土地能否成功变身五十万家庭安居之地,并汇聚商业和科技的新动力,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还是步雄安、前海等大陆特区的后尘,成为又一个投资庞大却人烟稀少的「鬼城」,更导致特区政府负债累累?不过,未有精准评估和公开论证有关计划的利弊得失之前,北部都会计划已成定案。

眼下的特区当局,财困下还要一面扶持下坠中的经济,一面撑起一个三千公顷的新开发区,实在谈何容易。再从领导班子的历练看,他们连占地只有328公顷、容纳三万个住宅单位的启德发展计划,也搞了二十多年,至今仍未全部完成,若要他们从无到有,造就比启德大十倍的区域,还配备推动香港经济的巨大潜能,是否与实现共产主义一样困难?

北京须负「全面管治」责任 「由治及兴」才有望成功

如今之计,北京要挽香港之狂澜于既倒,必须从幕后走到台前,不仅行使对香港全面管治的实权,操控香港的一切,更须肩负全面管治的责任,确保它发展成功。一是提供充足资金,供香港扶助经济及开发北都之用,避免特区政府债务泥足深陷。

尽管中国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但中央国库充实,持有总值7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近年来更购买大量黄金作储备之用。据报道,北京现时持有2271吨黄金,约值1460亿美元。换言之,在总值九千亿的债券和黄金资产之中,北京拿出十分一供香港发展之用,已令特区无后顾之忧,更何况中央若能以身作则,拿出真金白银发展香港,定必大大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同样重要是立即更换特区领导班子。眼下的特首以至财政司长对振兴经济技止此耳,更导致财政储备三年来流失5500亿元,而特区官员顶多懂得发展几十万人的新市镇,对于区域发展推动经济,以至政府参与创科投资,根本是门外汉。反观北京素来雄图大略,从国家大局定义香港发展,未必找到适当人选带领香港。

「京官治港」亲力亲为 树立领导人风范

因此,北京大可由「京官治港」,反正任何治港策略,若非出自北京手笔,也必须得其首肯,倒不如北京由头到尾亲力亲为。例如北部都会计划,北京可从内部吸收过去发展特区的正反经验,再运用于香港,最后不论成败都肯负上责任的话,更可向香港人树立领导人应有的风范。

至于「京官治港」是否违反《基本法》,只有北京的答案最有权威。过去,有民主派立法会参选人结盟,当选后按《基本法》否决财政预算案,试图迫使特首回应「五大诉求」,结果北京认为此举「串谋颠覆国家政权」,其中四十五人审讯后被判罪成。另一方面,李家超政府三年来财赤连年,未来四年也离不开赤字,毫无疑问违反必须「量入为出」的《基本法》条文,但北京不认为有犯规,当然不成问题了。那么「京官治港」是否违法,全看北京的决定了。

杜耀明(资深传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