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Starbucks)请求投资者对该公司扭亏为盈的行动保持耐心,并表示公司在抓住流失顾客和提高咖啡店效率方面的举措已初见成效。

这家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在公布季度销售额再度下降后,现在正急于提振业务,与此同时,一位激进股东和颇具影响力的星巴克前掌舵人都在鼓动公司变革。

星巴克周二公布最近一个季度美国同店销售额下降2%,这是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当季订单数量下降6%。

在截至6月的三个月内,星巴克的利润减少7.5%,因为吸引顾客的举措以及为提高美国员工工资而投入的成本抵消了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

“我们正在取得切实进展,”星巴克首席执行官Laxman Narasimhan在电话会议上对分析师说,“我们专注于那些我们在复杂的消费环境中能够控制的事情。”

Narasimhan于2023年3月就任星巴克首席执行官一职,他正试图带领这家咖啡店巨头闯过一个充满挑战的时期。星巴克在主要市场美国和中国的销售已经下滑,导致该公司今年已两次下调财务预期。星巴克去年的股价还在100美元以上,现在已跌至每股75美元左右。

Narasimhan承诺将加快改进门店服务,尤其是数字订单的处理速度,并通过推出新的食品和饮料来赢得顾客。星巴克最近推出了首款能量饮料和类似珍珠奶茶的提神饮料。星巴克还更频繁地推出饮料打折促销活动。

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7月份报道,激进投资者Elliott Investment Management正在增持星巴克股份,并与公司管理层展开讨论。Narasimhan周二表示,到目前为止与Elliott的对话都是具有建设性的。

曾助力将星巴克打造成为全球知名品牌的该公司前掌门人舒尔茨(Howard Schultz)也敦促现任管理层将投资重点重新放在门店和改善客户体验上。

星巴克股价周二盘后上涨约5%,至80.02美元。该公司确认了全年销售和盈利等财务目标不变。

截至周二收盘,星巴克股价在过去12个月里累计下跌25%。同期,标普500指数的餐饮分项指数下跌约7%。

Narasimhan说,星巴克在中国的业务一直是个痛点,尽管与今年年初相比,星巴克在华业务表现有所改善。最近一个季度,星巴克在中国的同店销售额下降14%,原因是竞争加剧,星巴克要应对来自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等低成本对手的挑战。

在中国,苹果、星巴克和麦当劳等美国顶级品牌正遭遇来自本土对手的激烈竞争,市场份额日渐下滑。《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社长郑子扬探讨了中国品牌的崛起如何侵蚀美国大公司几十年来在这一市场建立的优势。封面图片制作:Liting Ye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Interactive Edition

Narasimhan表示,星巴克开始为全资拥有的中国业务探索战略合作。一些投资者鼓励星巴克像在其他国家一样,将业务授权给当地运营商,以降低风险。

星巴克首席财务官Rachel Ruggeri周二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门店正在提高执行订单的速度和减少错误。她说,星巴克一些饮料新品在顾客中有反响。

Ruggeri谈到该公司的战略时说:“我们必须给顾客进店消费的理由。”

高管们表示,提高运营效率将有助于为新产品投资提供资金。Narasimhan说,公司已确定了几百家服务中断率较高的美国门店,并在努力改善这些门店的运营。

迄今为止美国餐饮连锁的季度报告总体令投资者失望。最近几个月,在消费者的非必需类支出承压之际,餐饮业股票下滑,华尔街分析师预计一些连锁店的利润将低于预期。

麦当劳(McDonald’s)周一公布的6月份财季销售额和利润均未达到分析师预期,该公司承诺将进一步提高性价比,以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达美乐披萨(Domino’s Pizza)和
Chipotle Mexican Grill
在7月份公布的季度利润均有所增长,但这两家公司对今年业务前景的展望黯淡,股价随之下滑。

星巴克截至6月30日的第三财季净利润降至10.5亿美元,每股收益为93美分,符合接受FactSet调查的分析师的预期。

当季收入同比下降约1%,至91.1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92.5亿美元。

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3%,为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表现不及分析师预计的下降2.7%。上一次全公司同店销售额下降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

Narasimhan说,最近的全球性技术故障影响了该公司7月份的销售额。

(更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