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熔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高致死率「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症」个案创新高,今年截至本月2日,已经有977宗病例,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8倍。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表示,熔血性链球菌在生活中常见,可引致不同感染,包括伤口感染、喉咙发炎,如细菌本身有毒素,亦可引致猩红热,各地以不同方法监测熔血性链球菌活跃程度,本港根据猩红热个案呈报数字监测,今年首4个月,相关数字亦有明显上升。
何栢良说,根据基因图谱分析,日本个案大部分由2022年起,在欧洲最先出现的M1UK型熔血性链球菌引起,估计由旅客传入。他指出,相关细菌引致的伤口感染大部分属轻微,适当处理及服用抗生素「盘尼西林」就很快痊愈,但有严重长期病患、影响抵抗力人士,最严重会引起坏死性筋膜炎,即「食肉菌病」。
何栢良指出,这种细菌可经飞沫传播或伤口接触感染,有皮肤病例如湿疹,身上有微细伤口亦可能被细菌入侵,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如有伤口要马上清洗消毒,以纱布或胶布包扎,到人多地方要佩戴口罩。
至于温泉及澡堂,何栢良表示,水温虽然较高,但未达杀灭细菌的程度,反而会令细菌繁殖,建议有伤口要避免浸温泉及使用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