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刘郁葶布拉格13日专电)捷克科学院开发出一项可回收电动车电池中稀土元素的新技术。长久以来,中国被视为在稀土开采与精炼上具垄断地位,这项突破性技术有望为欧洲在永续发展与原料自主方面带来新契机。
布拉格国际广播电台(Radio Prague International)报导,捷克有机与生物化学研究所(IOCB)开发出可回收电动车电池中稀土元素的新技术,并将研究重点放在目前已知最强的永久磁铁「钕磁铁」。这类高磁性的磁铁常见于汽车、手机及风力涡轮机,在电力传输上非常有效。
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的资料,中国约占全球稀土产量的61%,在稀土提炼上则占约92%,使得中国在供应链中掌握主导权。而在欧洲,这些元素的储量则相当有限。
IOCB科学家波拉谢克(Miloslav Polášek)表示,精炼稀土元素的过程,需要数百甚至上千台反应器来混合与萃取材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酸液与萃取剂。且最关键的是,矿石中不只有稀土元素,还含有铀与钍,会产生放射性废弃物。
IOCB研究的动机之一还包含对永续发展的关注,特别是在电动车与钕磁铁的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
IOCB研究员琼斯(Kelsea Jones)表示,发展这项技术也是为了找出一种更简单、方便的方式来重复利用电动马达。「我们只需要用水作为溶剂,不需要用到有机溶剂或浓酸,在室温下就能操作。整个概念就是要简单,不需要什么高难度的条件,这样未来才可能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
此技术依赖「螯合剂」,是一种能和金属离子结合的有机分子。当螯合剂加入溶解后的磁铁中,会与稀土元素个别结合、形成化合物,接著就能根据沉淀顺序或重量,依序把它们分离出来。
波拉谢克解释,电动马达里有多种不同的钕磁铁,根据它们在马达内部的位置,有的需要更耐高温,这也会影响它们的成分。这次开发的新方法适用所有类型的钕磁铁,且已在多台电动马达上实际进行过测试。
波拉谢克说:「我们对磁铁进行多次元素分离处理,最终取得纯度达99.7%的钕,足够用来制造新磁铁。」在成功的试验后,这项方法将推向市场。捷克科学家已获得必要专利,目前正寻找商业合作伙伴。(编辑:田瑞华)11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