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会成员、来自银行界的间选议员叶兆佳表示,本澳正面对旅客人数增加但消费减少的挑战,旅客消费观念、客群、消费模式等都在变化。过去数月本澳举办多场大型演唱会,成效值得关注,虽有不少旅客专程来澳看表演,但现在年轻人多选择「特种兵式」旅游,基本上即日往返。为带动社区经济发展,当局应参考内地城市经验,出台措施让旅客凭演唱会「票根」,在指定时间内于特定社区店铺、文化场馆、展览空间等享受折扣或优惠。
今(19)日立法会举行全体大会,叶兆佳在议程前发言指出,本月最新发布的澳门经济景气指数走势,显示本地经济景气指标持续不均衡。现时本澳旅客人数增加但消费减少,旅客整体消费结构转变,包括消费观念、客群、消费模式等。六、七月为暑期前的传统旅游淡季,消费信心不足,令非旅游区的中小微企业深感担忧。
有商户表示,澳门不缺旅客,问题是旅客不落区消费。要引导旅客从演唱会场馆走入民生社区,真正发挥社区引流作用,带动民生区商户消费。
部分旅客会在旅游区买些手信。(资料相片)
他又指,近期内地掀起「票根经济」消费热潮,多地围绕文旅资源推出联合票券、折扣套餐、满减优惠等服务产品,推动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比如,旅客持演唱会、剧场、车票等票根,即可享有跨领域优惠,包括景点门票折扣、住宿餐饮特价、商户消费回赠等,强化「票根+」作用,跨界联动多样场景,形成「1+1大于2」的效应,在持续扩大文旅消费体验的同时,更为提振消费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将游客引流至特定社区及非传统旅游区。
叶兆佳建议当局参考内地城市经验,推出「演唱会门票引流优惠」政策,凭票根可在指定时间内于特定社区店铺、文化场馆、展览空间等享受折扣或优惠;同时要建立活动场馆及社区间的交通接驳安排,方便旅客前往特定社区消费,串联起来各类消费场景。
他又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要结合现有社区节庆、街区市集等活动,鼓励民生区商户主动配合,提供演出期间限定优惠或联名产品,强化与演出主题的结合感,形成区域内不同地方特色互补;同时鼓励博企与民间团体、文创单位合作,在非旅游核心区举办「演出前置活动」,如粉丝打卡点、主题快闪活动等,先行将演唱会热度导入社区。